扶持中小企业,多予不如少取
2012-07-09   作者:陈启清(中央党校经济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笔者近日走访了几家中小企业,感觉今天的中小企业既要“守得住清贫”,又要“耐得住诱惑”,颇有点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的意思。
  诱惑来自财富,也来自攀比。在资产价格飞涨的今天,对房地产、资源等投资带来一夜暴富的故事很多,一些中小企业一年的利润甚至比不上一套房子倒手挣得的利润。巨大的财富效应和利润空间诱惑着坚守在传统产业里的企业家们脱离主业,抛弃实业。这十年资产市场的大发展改变了中国财富的分布,十五年前传统产业成就的富裕阶层今天已远远被房地产富豪们甩在了后面,在再次反超周围富豪,重新夺回昔日荣誉的诱惑下,不少中小企业也投身到了房地产市场。种种诱惑对中小企业主是心理上的煎熬,也是企业战略选择上的煎熬,很多企业家在进与不进,退与不退的抉择中犹豫、彷徨、煎熬。
  “守得住清贫”意指中小企业之经营困难,利润下降。大量中小企业身处传统制造业,靠赚取微薄的加工制造利润为生,今天更面临成本上升和收入下降的双重挤压,陷入前有狼后有虎的前后夹击的境地。从收入方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发酵而生的欧债危机导致外需不振,出口收入下降;中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要素,只能通过扩大再生产以降低成本来保持竞争优势,遂使产能过剩,收入下降;人民币升值导致同等外币收入的人民币收入下降。从成本方来讲,环境、原材料、能源、劳动力、资金五虎齐攻,成本轮番上涨,叠加上升。笔者走访的一家制鞋企业,利润率最近五年来每年下降1.5个百分点,艰难支撑。
  在诱惑和清贫面前,重点是要破解中小企业经营难的问题,要设法使中小企业能保持较好的利润水平。面对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增强支持力度,其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多予少取”。多予,意指给资金、给项目、给行业准入、给补贴;少取则是实施结构性减税,减少企业负担。在多予少取中,笔者建议在少取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笔者并不反对多予,只是从实践来看,“予”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信息不对称。很多中小企业埋头经营,对国家的支持政策知之甚少。而有关部门也存在以文件传达政策,以文件落实政策的问题。第二,徒增交易成本。政府给予企业的资金支持,很多都是来自企业,一取一用徒增了两个交易环节,政府取税需要成本,企业申请资助也需要成本,还不如不取,直接留在企业。第三,规模很难保证。对任何一个主体而言,从自身口袋里往外掏东西都是比较难的,都有一种能少则少的心态。给予的资金支持,是在现有的预算框架下挤出来的,能挤多少出来还真是个疑问。第四,容易滋生腐败。给与不给,给谁与不给谁,什么时候给,相关部门有一定的操作空间,这就给寻租、腐败留下了空间。
  少取的重点在减税、减费、减负。减税是近几年我国财税政策的一个主题,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表示,2008年以来,通过采用直接优惠(包括税收减免、降低税率等)和间接优惠(诸如投资抵免、加计扣除、减计收入、允许计提风险准备等)实施的减税措施累计已有70多项,涉及十几个税种,每年减税规模达数千亿元。但在中小企业眼中,很多税收优惠跟他们没有关系,享受不到,即使雨点下到中小企业手里了也是毛毛雨,规模太小,起不到多少作用,更有在某项税收减少的同时,其他税费在增加,这从减税和财政收入以超GDP增长速度高速增长共存的现象中可一窥端倪。更有甚者,在实际中还存在企业经营越困难税收交得越多的情况。企业经营困难也往往是经济增速下滑的时候,GDP下滑,政府税收收入下降,为了保税收增长目标,政府要求企业补税或者提前交税,企业为了不得罪税务局,引发查税可能,只好补税消灾。
  除了税收之外,中小企业承担的名目繁多的收费,也成为企业不能承受之重。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曾以企业新建厂房需缴费用为例,直言收费太多,“以企业造厂房为例,即存在三四十项收费,如图审费、质检行政费、白蚁防治费、防雷费、房产测绘费、房屋登记费、竣工测量费、散装水泥基金、消防检测费、环保检测费、建筑物正负零验线费等”。
  在取消农村收费后,企业成了很多地方基层政府和部门唯一的“化缘”对象,评比、共建、推销等各种名目繁多的“化缘”铺天盖地。同时,企业在经营中要受到质检、商检、安检、海关、工商、税务、消防、卫生等多个部门的监管约束,企业要投入大量精力维护好良好的政府关系。无疑,减负的核心是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减少行政审批,推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笔者在与一位企业家谈及今天的经营环境时,企业家直言,他的要求就三个字:“少打扰”。简单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急切的期待!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两部委明确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支持重点 2012-06-21
· 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重点向小微倾斜 2012-06-14
· 中小企业私募债破冰 券商何以挑肥拣瘦 2012-06-07
· 首批中小企业私募债有望6月中旬推出 2012-06-0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