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纠正救助政策方向有利经济复苏
2012-07-05   作者:任寿根(经济学教授)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欧盟27国领导人通过了“增长与就业契约”,其关键内容是一个价值1200亿欧元的经济增长刺激计划。这纠正了救助政策的方向,促进欧洲经济缓慢复苏之路的开启。要使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走出衰退,必须发挥财政稳定的作用;这次救助资金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流向银行,但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年轻人就业,还有一小部分资金流向基础设施建设,使救助资金流向多元化。
    在6月29日闭幕的欧盟夏季峰会对于解决欧债危机、推动欧洲经济恢复增长意义重大。据媒体报道,在为期两天的欧盟夏季峰会上,欧盟27国领导人通过了“增长与就业契约”,其关键性内容是一个价值1200亿欧元的经济增长刺激计划。在2012年正好走完一半的时候,欧盟推出这个刺激计划,意味深远。
    这次峰会的一项关键性成果,是纠正了救助债务国政策的方向,使救助政策发生方向性转变,促进欧洲经济缓慢复苏之路的开启。受这一消息鼓舞,当天欧美股市强劲上扬,充分说明市场对欧盟救助政策方向转变充满了信心。

    纠正财政紧缩错误方向

    此轮欧盟救助政策纠正了以往强调的财政紧缩政策。据媒体介绍,欧元区成员国同意动用欧元区永久性和临时性救助基金救助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同时不附加新的紧缩政策和改革要求。这显示这个救助政策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其重要性远远超出投入的救助资金本身。这一转变充分说明欧盟已经意识到,要使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走出衰退,必须发挥财政稳定的作用,必须在财政承受能力许可的范围内依靠一定的财政扩张机制,而实际上在给予救助的同时要求相关国家采取财政紧缩会加深相关国家的经济衰退。
    解决欧债问题需要持续的救助政策,这次方向纠偏带了一个好头,即一方面给予援手,另一方面又不要求相关国家采取财政紧缩政策。这个方向的转变,是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最重要的事件,标志着政府财政扩张的“回归”,标志着人们已经意识到财政扩张在解决经济衰退中的关键性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在应对经济衰退时常用的方式是使用货币政策,如降低利率、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增发货币、向银行注资等等,而结果常常不仅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导致通胀或滞胀,有的反而进一步加剧经济震荡。美国在应对次贷危机方面着重采取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其效果远不如人意。而中国在应对次贷危机时果断使用4万亿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效果令世界瞩目,其中关键的原因在于财政扩张、政府投资稳定了市场信心。
    人们过分依恋货币政策的原因是没有搞清楚经济衰退发生后经济走不出阴影的真正原因。其实这背后深藏的原因就是市场缺乏信心、私人投资者缺乏信心。财政紧缩会进一步导致市场信心下滑。陷入经济衰退和主权债务泥潭的欧洲国家需要稳定市场信心,稳定市场信心之后,经济才有可能增长,而解决欧债危机的核心在于尽快使欧洲经济迈上增长之路。

    纠正资金单一的使用方向

    尽管这次救助资金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流向银行,但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年轻人就业,还有一小部分资金流向基础设施建设,使救助资金流向多元化。
    虽然此次救助政策中流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规模较小,但再次证明欧盟已经意识到投资对解决欧债危机的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起到投资示范作用,可以起到稳定私人信心作用,可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总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有观点以各种理由贬低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强调应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是没有搞清楚刺激投资和消费在应对经济萧条方面孰主孰次这个问题。
    在应对经济萧条方面,政府应主要依靠投资稳定市场信心,应主要依靠投资增加就业。当市场信心稳定了,私人投资增加了,就业率升高了,人们收入增加了,消费需求自然会上升,不需要政府大规模或花很大精力去刺激消费。政府刺激投资的一个附带成果就是消费需求会相应增加。但这不是说刺激消费需求不重要,而是政府应把更多的资金用在投资方面,特别是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此次欧盟救助政策开始注意到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是一个好的兆头。
    新供给主义认为,供给结构是否优化是决定一国经济是否能够保持低通胀式持续增长的关键。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供给结构为优,证明资金流向合理。供给结构合理不代表资金平均地流向各个产业部门,而是流向供应短缺部门,流向具有拉动作用较大的部门。在欧洲国家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选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无疑有助于欧洲国家供给结构的改善。

    重大缺陷是救助资金规模较小

    有观点认为,欧债危机不足为惧,欧债危机不会引起大规模经济衰退,这种观点过于乐观。
    虽然这次欧盟救助政策方向对路,但一个重大缺陷是救助资金规模较小或不足,远不足以达到大规模适应刺激经济尽快复苏的需要,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资金较少。这决定了欧债危机的真正解决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过程。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仅在于减少中国对欧洲市场的出口,而且对中国投资者的信心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中国的股市表现可以充分反映这一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股市不振,是制约消费需求大规模增长的障碍。中国大量的中低收入群体参与股市,而中低收入者是中国消费群体的主力军,股市低迷,会严重影响消费需求的增加。
    2012年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至50.2%,再创年内新低。这显示出国内制造业的活跃程度还在继续下降。有趣的是,中国国内仍有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应该放松货币政策。其实,中国经济要实现低通胀式持续增长,主要还是要靠财政政策,要依靠一定的政府投资规模,要依靠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要依靠阶段性地增加投资,维护和稳定市场信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欧盟峰会协议恐成碎纸 2012-07-04
· 欧盟峰会利好效应难持续 欧元空头氛围浓重 2012-07-04
· [乔瞧华尔街]细节是魔鬼 欧盟峰会成果看上去很美 2012-07-04
· 冷看欧盟峰会成果 2012-07-04
· 欧盟峰会变数仍多 择机低吸美元 2012-07-0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