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地方举债风险更要防其“后遗症”
2012-07-02   作者:苏渝(财经评论员)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日前审议的预算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能举债。此消息一出,引发各方争鸣,支持与反对的声音都有。笔者认为,禁止地方政府举债,既有利又有弊。
  利的部分自然是可以有效防范地方债务平台风险。地方政府热衷于举债原因有三:一是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不断加重,保障房的建设缺口较大;二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清,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做着许多本应由市场和企业去做的事,职能越位必然导致政府债务负担不断加剧;三是行政管理缺乏约束机制,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为了在有限任期内获取政绩,不惜大量融资举债搞一些“面子工程”。地方政府债务的潜在风险不能忽视,从席卷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看,一个重要的风险源便是政府无约束地过度负债。一些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的办法主要靠继续举债,以击鼓传花的方式把债务转给下届政府,令风险不断积累,最终有可能导致资不抵债。因此,限制地方政府的借贷权非常有必要。
  弊的部分就是有可能诱发“土地财政”后遗症。倘若一刀切,简单地全面禁止,尤其是禁止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举债,恐怕会收到南辕北辙的效果。造成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地方政府需要承担大量的公共事务支出,尤其是保障房建设全面铺开后,资金需求惯性已经很难刹住车。保障房资金主要来自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土地出让金,即通常所称的“土地财政”;另一部分只得靠发债。因此,全面禁止地方政府举债一个可能的结果,就是迫使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更加依赖。
  由此可见,防止地方举债风险,更要防“后遗症”。要破解地方财政“举债过日”的困境,除了发展地方经济,缩小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剪刀差之外,改革现有的财政收入分配体制,增加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非常有必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放开非百强县发行城投债需慎重 2012-07-02
· 欧债危机进入塞浦路斯时间 2012-07-02
· 难说欧债危机迎来转折点 2012-07-02
· 国寿380亿次级债获批偿付能力仍堪忧 2012-07-02
· 难说欧债危机迎来转折点 2012-07-0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