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何以成不了养老的主角
2012-07-02   作者:倪金节(财经评论人)  来源:新京报
 
【字号

 
  倪金节

  6月30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2012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中国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不大平衡,比如补充养老中的企业年金、个人养老保险,替代率非常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同时有数据指出,在美国20多万亿美元养老金总资产中,政府养老金占比12.5%,企业年金占比64.0%,个人退休账户占比23.5%,而到2010年底,中国的养老金总资产为2万多亿元人民币,政府养老金占比89.5%,企业年金10.5%,个人退休账户几乎没有。(7月1日新华网)
  显然,这是一个基本事实。真正解决中国养老问题,一方面固然要填充如今缺口巨大的基本养老保险账户,但是,进一步完善“补充养老体系”则显得尤为迫切。
  自上世纪90年代,为了刺激内部消费需求,让居民生活没有后顾之忧,中国开始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为三大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
  虽然在养老保障体系建立之初就强调了“三大支柱”,但是相关政策却严重滞后。到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才出台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而从这些年执行情况来看,企业和员工建立企业年金账户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以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一户独大”,而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发展严重滞后。
  其中,最核心的原因是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过高,让企业和个人在完成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之后,很难有多余“能量”,再去缴一份“补充”制度的保险费。目前,各类企业按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20%缴费,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5%,职工按个人缴费基数的8%缴费。
  如此高的缴费比例,早已超过美国一倍,突破了国际标准警戒线。只有特别优质的企业,才可能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去建立“补充”账户。2006年2月,第一批被获准建立企业年金的三家央企是光大银行、中国银行和人保财险。
  为此,要想改变中国养老保障结构,增加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账户比例,就必须设法提高企业和个人建立“补充”账户的积极性。这就要求一方面逐步降低基本养老缴费比例,同时加快推进养老“双轨制”并轨改革,确保养老的公平性;另一方面要为企业和个人减税,以富余的资金去充实“补充”账户。唯有“两头并进”,才能从根本上调动企业和个人积极性。
  整体看来,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总体方向应该是,降低基本养老保险占比,加大企业年金发展空间,最终形成多支柱、多层次、均匀受力的养老保障体系。只有这样,当中国老龄化趋势汹涌来袭的时候,我们才能淡定自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巴克莱将2012年金价预期下调8% 2012-05-11
· 獐子岛渔业集团成为大连首家实行"企业年金"的民企 2012-03-19
· 未来企业年金应唱“入市”主角 2012-01-2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