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注资IMF既是责任也是机遇
2012-06-21   作者: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

 
  孙立坚

  中国央行6月19日晚间宣布,中国支持并决定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增资,数额为430亿美元。而世界第一号大国美国却没有参与这次的救助活动!如何来解读中国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规模参与到国际救助机制的阵营中。其主要的动机来自于以下三点:
  首先,中国和欧元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政府层面上而言,我们外汇储备多元化结构离不开欧元资产,如果欧元受到这次欧债危机的巨大冲击而大幅贬值的话,非常影响我们刚刚开始的储备资产优化的战略。另外,欧洲对我们官方资本和国有企业与美国相比没有太多歧视性的保护主义做法。
  从企业层面而言,欧洲有很多跨国企业来华投资解决了我们就业、培养了一批现代化管理的团队。现在,在人民币升值和大宗商品涨价的推动下中国企业也来到了欧洲寻找新的发展商机,欧洲经济的稳定也成了我们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条件之一。从2005年开始欧洲成为我们第一大贸易伙伴,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地调整增长方式,欧洲市场确保开放繁荣的状态,绝对是给我们赢得调整增长方式所需要的宝贵时间。
  再从消费者层面而言,中国今天日益增长的中产阶层的很多消费偏好恰恰是欧洲企业的比较优势。所以,这次影响欧洲危机局势变化的关键时刻,中国大力注资也是为了能维护中国与欧洲这些年来良好的经贸往来关系。
  其次,中国选择注资IMF的救助方式,也是中国经济自身发展和壮大的需要。IMF融资方式是一个面向多国集资的方式,而且这次注资的时机正好是IMF开始进入份额制改革的阶段,中国以大笔的投入,向世界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新的份额框架中一定要考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地位,这些年来世界经济的企稳和解除发达国家流动性恐慌问题上中国等国家发挥了功不可没的积极作用,所以,理所当然要提高他们的话语权。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注资一方面可以看作我们储备资产多元化的一个选择,另外也可以看成中国政府未雨绸缪把注资当作一次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难得机会。
  第三,中国这次大力注资,体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参与到摆脱金融危机的国际事务中,愿意以这种方式,把自己的全球化红利贡献给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当然,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怎样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他最大的功能,也是这次选择这种援助方式的根据所在。但从各国救助欧洲的经验中我们知道不问清原因的救助方式很容易引起当事人道德风险的行为,根本不能杜绝今后类似的金融危机发生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这次的注资方式是最谨慎的,何况实际投入多少还要看主权债务国家和问题机构是否符合满足救助的条件。现实中这次欧盟和欧洲央行临时启动的救助方式,一个是欧洲金融稳定设施(EFSF),由欧元区成员国出资形成一个小的欧洲版IMF来充当最后贷款人,某种意义上这个组织都有一个共同利益链,就是维护欧元区稳定,所以,不能保证它的救助方式就是最有效的。中国没有大力参与到这个欧洲版IMF中,也是担心信息不对称给我们第三方造成的影响,而IMF相对而言在欧元区问题上要中立多了。
  总之,这次选择IMF大力注资的方式,既体现了中国政府的人文关怀和大国责任,同时对国内也是一种负责任的出资方式。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如何看我国向IMF增资 2012-06-20
· IMF总裁敦促成员国批准治理与份额改革方案 2012-06-15
· 央行:中国不会缺席国际社会在共识基础上向IMF增资 2012-06-11
· 据称IMF开始讨论西班牙应急方案 2012-06-0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