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存贷比约束抑制了信贷供应能力
2012-06-06   作者:项峥(经济学博士,财经评论人)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一般性存款与同业存款之间大规模、频繁地转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金融运行的显著特征。一般性存款向同业存款大规模、频繁地转化,存款稳定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信贷供应能力。当前实体经济的信贷供应明显弱于上年同期,剔除物价因素,实际信贷增量已较上年同期明显下降。而从长期看,我国存款增长势将放缓,进而通过商业银行存贷比的约束,抑制全社会信贷供应能力。因此,笔者以为,在融资结构短时间内无法改进的前提下,提高金融机构的信贷供应能力,也是应对经济下行的重要考虑之一。
  外汇占款是我国货币供应的主要途径,也是存款增长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努力下,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收窄,人民币汇率渐趋均衡。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异常复杂,欧债危机由经济危机向政治危机演化,又通过政治危机加剧经济危机程度,特别是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威胁短期内没有解除,给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蒙上重重迷雾。外部经济政治的动荡不安,使我国出口增长明显放缓。数据显示,今年4月出口增速为4.9%,低于市场预期3.6个百分点,对欧出口下降是重要原因。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国际经济金融秩序长期失衡的结果,因此危机后各国经济结构正在深刻调整。我国也开始了针对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的主动调整。因此,存款高增长时代可能已经过去,在一个可预测的较长时间内,金融机构存款增长将会放缓。需要注意的是,2009年和2010年我国新增贷款规模过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事实上,目前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已接近了监管上限。
  一般性存款与同业存款之间大规模、频繁地转化,导致商业银行存贷比指标失真。2006年至2007年,沪深股市行情高涨时,就出现过存款大规模搬家情况,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大规模转化为证券公司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专用存款”。据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居民储蓄减少了959亿元;2007年减少了9589亿元;2007年的4月、5月、7月至10月的六个月中,居民户存款连续下滑,变化最剧烈的当属2007年10月,居民户存款减少逾5000亿元。2010年后,理财产品的创新与发展,是导致一般性存款向同业存款转化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居民和机构理财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在物价上涨导致较长时间负利率背景下,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创新工作大力推进,发行规模也明显增长。据《2011年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2011年我国银行发行理财产品22441款,同比增长1倍;发行规模近17万亿元,同比增长近1.5倍,月末各项存款规模由此大幅波动。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全国金融机构(含外资)新增人民币存款分别为—8000亿元、1.60万亿元、3.76万亿元和—4656亿元,理财产品发行与赎回进而引发同业存款向一般性存款的转化,是造成金融机构月末存款余额大幅波动的重要原因。显而易见,当一般性存款向同业存款大量转化时,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将上升。但实际上,这些同业存款仍在银行体系,稳定性较强,也能在商业银行形成沉淀资金,与一般性存款并无实质差异。
  综上所述,存贷比约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机构信贷供应能力,特别是在关键的月末或季末时点,由存款同业化导致的存贷比上升将减少全社会信贷供给。考虑到存款日益呈现出同业化的发展态势,且在商业银行资金池中,同业存款资金在满足流动性需要后一样可以投资运作。为全面反映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情况,从去年10月起,央行决定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纳入M2的统计范畴。因此,将非金融机构同业存款视同一般性存款计算存贷比,符合当前同业存款运行与发展态势,有利于释放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空间,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商业银行利用理财产品揽存的行为,进而减少月末存款余额的大幅波动,这对经济下行期间改善商业银行信贷供应能力大有帮助。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7家银行存贷比超70% 2012-04-05
· 银行业存贷比放松呼声再起 2012-03-21
· 银监会上调部分大型银行存贷比目标 2012-03-15
· 部分大行存贷比目标值上调 75%存贷比底线难撼动 2012-03-15
· 传银监会提高三大行存贷比上限 鼓励放贷 2012-03-1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