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唯GDP思维”左右宏观政策
2012-05-18   作者:马光远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马光远

  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再次引发了外界对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笔者最近参加很多的研讨会,对于未来的政策应对,建议放松政策、放松房地产调控的论调明显比一季度多了很多。
  面对4月份的数据,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似乎明确回应了上述的论调。面对全球不明朗的经济前景,面对希腊政治危机引发的欧元崩溃的危险,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稳定经济是必要的。然而,任何过度的刺激政策,对于中国这么一个调整中的经济体而言,对于一个决心调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经济体而言,起码是应该慎重的。
  对于中国的宏观政策而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还是重拾宽松政策,避免经济下滑,恐怕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宏观经济的放缓究竟是处于正常的周期,还是超出了正常的预期,放松政策是否能够遏制经济下滑,放松政策会对正在进行的调整结构的努力造成什么负面影响?不考虑清楚这些问题,每每经济增速放缓,就拧开水龙头,中国经济长期健康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4月份的数据的确不好看,但2012年的全年仅仅过去了4个月,就轻言宏观经济一团糟糕,不仅不严肃,而且会有很大的误导。基于此,笔者认为4月份的数据是不太好看,但还没有到急于出台新的政策刺激经济的时候,如果贸然出手,正在进行的调整结构的重大战略必然临时停止,而今年承诺的各项改革措施以及房地产调控等也势必要改弦更张,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而言,显然得不偿失。
  事实上,结合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以及宏观政策的主要取向,高层已经在刻意扭转对于速度的过度关注。前四个月宏观经济数据和国际国内的大环境有很大关系。出口不景气,和我们的第一贸易伙伴欧洲的危机紧密相关;建材等行业的不景气,和过去几年房地产过热和目前采取的回归常态的调控措施也有关系。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表现是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打开货币的水龙头唯一可以得到喘息的无疑是正处在调控关键期的房地产,导致房地产泡沫的再次反弹,以及地方再次乱上项目的冲动,而好不容易得到遏制的通胀也会卷土重来。
  多年的事实证明,中国经济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经济增速慢了,而是各界对经济增速的心理预期过高。过快的速度影响了结构调整的努力,影响了地方政府只会出台短期的刺激增长而非良好产业结构的政策,也使得进出口数量大,但利润非常微薄,付出的环境代价更是惊人。经济增速下滑的确值得关注,但解决经济下滑的办法绝对不能再通过过去已经证明具有很大副作用的松货币的手段。
  面对企业的困境,管理层应该面对现实,采取措施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长期的制度性问题,政策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大规模的减税减负,为中小企业解困;如何通过制度松绑,为民间投资找到出路;如何通过体制改革,降低整个经济的制度成本;如何通过产业升级,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利润端的地位,而不是再次回归“GDP思维”。漂亮的数据对于短期也许是天使,但对于中国经济长期的健康,无疑是个魔鬼。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需改变唯GDP论 2011-09-23
· 推进经济民主建设 清除唯GDP论 2011-02-11
· 城市发展不能唯GDP 2010-11-0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