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倒逼华尔街强化国际监管
2012-05-14   作者: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孙立坚

  摩根大通是目前美国资产最大的银行,也是盈利能力最强的银行,被视为“华尔街的模范生”,但近日出现高达20亿的巨额亏损,不能说仅仅是缺乏对一个小小交易员的监管而造成的。很大一个原因是首席执行官戴蒙“容忍”交易员伊克西尔的风险套利,因为他给公司带来了令人羡慕的收益,这让管理层放松了对风险的警惕。在经历次贷危机的教训后,为什么美国银行业至今还存在着监管的漏洞呢?
  对银行的监管,不仅要监管银行内的个人,更要监管整个银行团队。如果只是银行高层对下层进行监管,那么谁来监管那些“监管者”呢?过去,美国金融界通常以为,如果某种金融产品一直很赚钱,那么这种产品就被认为是安全的。可国际金融危机证伪了这个命题。在金融界,平时越是盈利高的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就越高,一直没出事,可没准哪天出事,就是崩盘之日。摩根大通的大亏损再次证明了完善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但监管会抑制金融创新吗?美国鼓励金融创新,并靠金融创新获取全球创造财富的竞争力。但有金融创新,必然伴随金融风险。摩根大通长期反对监管,折射的是华尔街的普遍心态。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渗透到了美国本土,奥巴马政权才开始意识到金融创新滥用的危害性。即使如此,美国至今也没有去刻意遏制金融创新的步伐来降低未来潜在的风险。
  说白了,华尔街是用金融创新来分散金融风险。因为美国并不承担资产泡沫崩溃的风险。美国人通过“高明”的资产证券化的手法,将风险转嫁给了全世界。美国替世界各国理财,自然很容易将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转给它的各国客户身上。甚至可以说,美国政府本身都是利益相关者。因此要真正对华尔街实施金融监管必须引入全球框架。法国人提出要对全球金融资产的销售征收高额交易税道理就在这里。尤其是他们特别强调对跨境的金融创新活动格外需要加强监管。而在全球体系中这个监管的第三方今天并不存在。因为即便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是美国整体利益的代言人。
  很显然,美国作为国际金融体制的受益者,尤其是海外投资部分肯定不愿意接受全球监管的,而美国自身又缺乏对它们监管的动力。美国甚至将海外的监管行为视为金融保护主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规避风险意识需要提高的是那些靠实体经济起家、委托美国机构理财的国家和个人。今天中国大量持有美国的国债,而美国政府又靠政府财力去挽救那些滥用金融创新而酿成大祸的金融机构。这是对海外债权人极不负责的一种表现。
  因此,中国必须利用国际舞台来给美国施加压力,迫使美国接受国际金融监管。与此同时,包括中国等金融弱势国家应该提高自我金融理财的能力,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不能轻易参与这类高风险的投资交易,如果我们能更好地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那么华尔街金融机构闯下的大祸也只好由美国人自己兜着了。那时美国才会真正意识到风险的严重性,由此才会倒逼华尔街强化内外监管。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乔瞧华尔街 2012-05-16
· [乔瞧华尔街]关于QE3的爱恨纠结 2012-04-1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