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经济转型还需适当放松金融管制
2012-04-25   作者:鲍银胜(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型,同时尽力减轻通胀压力并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应该着手放松金融管制。
  在货币供给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的提高,而不是来自于货币资金的推动。鉴于投资回报率、利率以及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由投资回报率拉动的经济增长,必然是内生型的良性经济增长,其一方面可有效地遏止通胀,另一方面随着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的提高,各市场主体也都能从经济发展中得到相应的利益。
  经济学理论上有一条用来描述在货币市场均衡状态下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相互关系的LM曲线。依据萨缪尔森的描述, LM曲线由向上倾斜的规律,随着GNP水平的上升,对于M的交易需求也增加。但是M的供给没有增加。那么,为了满足新的交易需求,额外的M从哪里来呢?来自于较高的利息率所释放出来的货币。 考虑LM曲线所蕴含的GNP与利率之间的这种关系,笔者认为,放松金融管制,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定价以及民间资金的自由流动,打破国有银行的金融垄断,将有助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使全体国民都从经济发展中受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一方面居民手中掌握的财富主要表现为货币化财富;另一方面由资源货币化而导致货币当局连续不断的货币发行,使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而金融管制所导致的资金流向限制以及利率的定价限制。一方面使以资源货币化为典型特征的粗放型扩大再生产大行其道,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另一方面也使居民很难通过利率回报的方式,实现稳定的财产性收入,其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不利于发挥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有甚者,在金融管制背景下,央行在运用量化货币政策工具如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调控宏观经济运行时,往往会陷入“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被动境地。
  在目前的情形下,适当放松金融管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降低银行业经营市场准入门槛,建立银行业自由竞争制度。由于银行业市场准入门槛较高以及银行业经营行政审批较严,多年来我国银行业经营一直处于垄断状态,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全国存款总额中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在国有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仍不完善以及金融管制较严的背景下,银行业经营处于垄断状态,高额存贷差成为银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要实现银行业的公平市场竞争,促进银行业经营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必须在建立科学的国有银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下,放宽金融行业市场经营的行政审批权限,为促进银行业的公平自由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应该说,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已向银行业的市场化经营方面迈出了可喜一步。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允许境内资金境外投资,在境外生产要素价格居高不下的条件下,境外投资仍然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更在于确认了有组织的小额金融信贷的合法性,其在某种程度上为降低银行业经营市场准入门槛,实行银行业自由竞争制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预计,随着大量社会资金进入银行业,银行业自由竞争制度的推行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有力促进经济运行效率提高,也有利于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水平。
  第二、放开利率管制,实行市场化利率定价机制。就宏观调控而言,当前我国在货币政策上更多地采用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这种量化调控工具的运用,一方面还带有人为的行政性调控印迹,另一方面在外部资金已大幅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条件下,依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手段,也难以达到理想的调控效果。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我国复杂的经济运行形势,果断放松利率管制,通过市场利率的自由变动,充分运用市场的力量,才有可能促使经济运行实现总量和结构上的协调发展。
  第三、在守法经营的条件下,实现资金的自由流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不能自由流动是当前我国在金融管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些闲置资金还规定了明确的用途,一些高回报率的项目很难通过合法的渠道募集资金。这种局面既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不利于打破银行业经营的垄断局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内资金还没有实现自由流动的背景下,一些人却急于放开国际资本管制,实现资金的境内、境外自由流动。由于我们对于国外的金融制度还缺乏细致的了解,甚至对于国际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也缺乏相应的实践检验。因此,在外部投机资本已获取暴利的情况下,短期之内,实现资金的境内、境外自由流动,只会导致获利的投机性外资大量出逃,也会导致国内非法资金的大量流出。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国内金融管制仍然较严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实现国内资金的自由流动。再清楚不过,只有通过市场资金的自由流动,才会形成真正意义的市场均衡利率,才能通过资金向高回报率项目的流动,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同时,增加居民以货币形态为表现形式的财产性收入水平。
  整体来看,在当前我国闲置资金充裕的条件下,适当放松金融管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的运行机制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将有效地解决货币投放过多、调控手段过于行政化等诸多问题,进而真正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绿色如何引导经济转型 2012-04-20
· 落实“藏汇于民” 助推经济转型 2012-04-19
· 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转型的启示 2012-04-13
· 产业融合推进东部经济转型 2012-04-13
· 中国经济转型的两个样板间 2012-04-1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