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不出的“毒”胶囊与“无害”的氯可乐
2012-04-19   作者:舒圣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山西的可口可乐疑似混入消毒氯水事件中,虽然在抽样送检产品中,并没有消毒氯水事故次日生产的饮料遭到媒体质疑,但山西省质监局处理速度之快,还是让人啧啧称奇。不仅连夜检测问题产品,而且凌晨4时即宣布无害结果,其重视程度之高、处理速度之快,堪称政府应对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典范。
  然而,也因为实在太快了,让人不得不对检测结果的科学性感到疑惑:凌晨宣布无害结果的超常规举动,除了对可口可乐公司经济利益和社会声誉的超级重视之外,也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对国际大公司给予了“超国民待遇”。而一旦监管机构戴上“有色眼镜”,加上对地方经济利益的维护立场,会否影响检测结果的公正性?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毒胶囊事件被媒体曝光已三天有余,可国家药监局对于被曝光的9家企业生产的13个批次的胶囊产品是否铬超标,依然表示“还是存疑阶段,这些产品是否真的铬超标,还要看抽检之后的结果”(《中国青年报》4月18日)。换言之,这些被曝光的药品企业的胶囊产品是否铬超标,媒体拿出的检测数据不能算数,药监局抽检三天了也没一个结果,更遑论在媒体曝光之外顺藤摸瓜发现更多问题药品了。难怪当事药企至今没有一家公开道歉。
  央视曝光所使用的检测数据,来自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的反复多次检测,这是一家隶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的国家级公益型科研机构,应该很权威了,为什么国家药监局认为其不能作为执法依据?就算必须重新检测,可三天过去了,为何还在“存疑”?
  在食品、药品安全这样的头等民生大事面前,国家药监局的迟滞与山西质监局的快速,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在杭州,已经发生了老太太因为担心吃到毒胶囊,剥开胶囊吞药粉而伤及食道的悲剧事件,这足见公众对于毒胶囊恐慌、担忧之甚。如此情形下,国家药监局的“慢羊羊”,难免让公众不满。
  毒胶囊三天仍存疑与可口可乐连夜检无害,截然不同的表现面前,隐约可见“利益”的影子,也不免让人揣测其间的“微妙”。本来,公众眼巴巴地盼着国家药监局能对毒胶囊进行普查、彻查,可现在看来,能落实媒体曝光的13个批次胶囊产品的处罚就已经很不错了。药监局既无咎可引,药企也无歉可道,利益坚不可摧,至于毒胶囊、氯可乐,大概神马都是浮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毒胶囊监管不力有何成绩可谈 2012-04-19
· 毒胶囊整顿 资金角逐"危机投资" 2012-04-18
· 彻查毒胶囊事件只是一个开始 2012-04-18
· “可乐悬疑”的核心不是有害无害 2012-04-19
· “问题可乐”不能仅以“无害”为标准 2012-04-1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