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制度是虚假数据“还原剂”
2012-04-12   作者:朱剑红  来源:人民日报
 
  国家统计局最近连连发声,对统计造假宣战。对外,连续通报了重庆永川区、山西河津市、甘肃玉门市、福建建瓯市等四个地方公然干扰企业直报数据的事件;对内,国家统计局明确提出,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坚决惩治和积极预防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首要任务。
  从2009年70城市房价上涨仅为1.5%引发公众“呛声”,到各省GDP总量相加超出国家数据,或是因与民众感受有差距,或是因统计方法需改进,近年来,统计工作屡受质疑。这体现了社会对真实数据的需求,也折射出大家对统计工作的关注。也正是这样的需求和关注,推动了国家统计部门开门纳言、革除旧弊,统计方法不断改进,统计体系日臻完善。
  今年2月,统计领域又一项重大改革拉开帷幕,全国70万家企业开始向国家统计局直接填报数据,这是确保统计源头数据真实准确的重要举措。如果把统计数据比作一条河,那么这条河有千万源头。源头数据的真实,正是宏观数据真实的基础。正因此,统计部门广大工作人员对这项改革寄予厚望,甚至认为这是事关中国统计前途命运的关键之战。
  然而,这一改革,却在一些地方遭遇“执行梗阻”。或是成立“统计改革领导小组”来“领导”企业直报数据,或是发文件要求企业的数据要先送审再上报,一些地方甚至搞起了数据“双轨制”,一套对外,一套自用。依照统计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企业独立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企业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统计失真的危害人人皆知,却为什么总是有人热衷造假?统计法利剑高悬,为什么造假却能借政府文件和组织之力?“数字出政绩,数字出官员”,让一些人视统计数据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而不健全的考核、监管机制,更是为一些弄虚作假者开了方便之门。
  而且,在少数地方,无论是企业还是统计部门,“统计话语权”都偏弱。虽然企业有权抵制那些暗示、授意甚至强令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但哪家企业不需要顾虑生存环境,敢跟“婆婆”叫板?统计部门也是如此。由于地方统计局受地方政府领导,各级统计工作者吃在地方、住在地方,进行统计工作时,很难毫不顾及地方的脸色。正如有专家所言,如果地方统计局只是“小兵一个”,统计数据的质量很难凭一己之力掌控。
  数据造假伤了谁?从表面看是伤了数据生产部门——统计局,但其实是伤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更重要的是,扭曲的统计数据会误导对发展态势的研判,最终影响经济社会的前行。推进统计改革,加强统计执法,需要政府统计机构承担更多责任、拿出更大勇气,更需要各方联手,合力改进方法、完善制度,才能给虚假数据注入“还原剂”。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追问统计造假的制度根源 2012-04-12
· 对统计造假行为必须“零容忍” 2012-04-06
· 零容忍才能根治统计造假“河津模式” 2012-04-0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