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企不是“非市场性”代名词
2012-04-10   作者:钟声  来源:人民日报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国家兴起了一股试图将“中国制造”排斥在外的浪潮。
  一家名为“美国制造业联盟”的团体以中国企业参加旧金山—奥克兰新海湾大桥建设为由,要求国会通过立法,强化“购买美国货”。澳大利亚认为华为与中国政府有关联,禁止华为投标澳大利亚国家宽带网。不久前,美国“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举行的关于中国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听证会,把中国国企给美方带来的竞争压力、美方应该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立法作为主题。
  类似事件体现了一些西方国家对华经贸摩擦的新特点——在其自身利益需要保护时,越来越多地将矛头对准中国国有企业。
  其实,华为是地道的中国民营企业,凭借出色的技术专利已在全球赢得广泛的市场。参与前述大桥建设的中国企业——振华重工确实是中国国有控股公司,但它已经完成的承建部分完全是凭借市场规律进行投标。
  国企并非中国才有,统计表明,世界上70%以上的石油资源都是由各国国有企业控制的。以所谓“非市场性”为借口而将中国国企拒之门外,显然站不住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中国国企进行了深刻变革,全方位与市场接轨。中国国企完成多元化转型,不少已经上市,其中一些甚至在美国上市。对中国改革稍有研究的人,不应忽略这一基本事实。
  一些鼓动排斥中国国企的人,所持一大理由是中国国企搞垄断。大型中国国企,尤其是央企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很多领域都是排头兵,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需要。但是,中国并不鼓励央企的垄断性,努力保障企业竞争的公平性。在《反垄断法》面前,国企并无特权可言。
  不能不指出,西方一些国家这些年与中国国企打交道,实际上是获得了实在的收益、分享了成果。以中远集团为例,2002年,当许多外国船运公司撤离美国波士顿时,是美国将他们请进去了,公司业务扩大了,一下子解决了成千上万美国工人的生计。旧金山—奥克兰新海湾大桥的中国业务结束之际,美方表示,这座当地地标式工程成了连接美中两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桥梁。有专家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挽救了世界经济,中国国企功不可没。过河拆桥,不是发展健康经贸关系的应有之道。
  阻挠中国国企进入他国的市场,实际上是一种投资和贸易保护,既不符合自由贸易的精神,也有悖经济全球化的大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欧盟外交圈透露明年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2011-10-27
· 私有化能挽救市场经济吗? 2012-03-05
·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与竞争 2012-04-0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