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暴利如何“敛”成
2012-04-10   作者:胡怡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来源:东方早报
 

  据最新统计,目前已经公布年报的12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年净利润超过了8000亿元,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达到10412亿元。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银行业,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如此高额利润是如何“敛”成的呢?

  银行暴利的三个源头:收费创新、巨额利差、融资杠杆

  先从日常生活中的事说起。今年年初,上海一些市民使用老存折时遇到了新问题,被告知存折不能取钱,换成卡才可以取,不但不再办理存折,还要取消存折。银行方面的理由是,用卡可方便顾客,降低银行人工成本。
  据有关人士计算,使用柜台业务每笔业务成本3元,使用ATM机业务每笔业务成本1元,使用网银业务每笔业务成本只要0.1元。我们认为,以银行卡取代纸质的存折,一张卡就可办理银行的所有业务,确实应该算是一种进步。但银行一刀切取消存折,难免在居民,特别是中老年居民中引起质疑,认为其背后隐藏着巨大商业诉求。
  我们来给银行算笔账。通常情况下,一本存折的工本费是5元,而一张普通银行卡工本费是5元,另外要付每年10元年费;用银行卡在ATM机上跨行取款,每一笔(最高2000元)收手续费2元;打印账目明细单,一年以内不收费,一年以上收30元,3年以上收50元。开通存取款短信提醒,一个月收费2元;开通网银电子口令卡2元,但如果想用更保险的U盾,按照等级不同收费30到50元。由于银行卡提供衍生服务给银行带来的利益相当可观,所以,银行当然会想办法鼓励用银行卡。
  银行方面可能认为,使用银行卡使用卡人享受到了更多服务,如可以刷卡购物,但是不能刷存折购物;给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更多了,多收点费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但我们认为,银行服务要具体来看,消费者到银行存款并不是要让银行为自己保管资金,而是给银行提供资金,由银行用于货款经营,客户要分享银行贷款经营收益,银行对存款还本付息天经地义。至于银行存贷业务的经营成本,理应由银行自行消化。何况使用银行卡,成本不升反降,银行还要收费,太过分了。其实,与银行卡相关的服务还只是银行基本服务收费,只是银行收费项目中的冰山一角,普通老百姓正不知不觉地为银行高额利润做贡献。
  银行乱收费还只是银行暴利来源的一个方面。存贷款利差才既是银行主要经营收入,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我国银行净利差收入占营业总收入80%。存贷款利差是由国家规定的,较高的利差让银行轻松赚钱。目前,银行1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5%,而1-3年的贷款利率却高达6.5%。这样的政策,确保了银行业坐收3%的利差。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CPI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4%,表明当时我国的实际存款利率已达到-1.90%水平。如果再以去年12月我国住户的人民币存款余额35.20万亿元测算,他们的利息损失相当于6688亿元。居民存款负利率长期化,再加上高通胀,老百姓的财富在物价上涨中被严重侵蚀。中国的储户实际上拿着负利率把钱送到银行,让银行以钱生钱,成全了银行业的较高利润增长。
  银行不但靠名义利差,也靠实际利差赚钱,实际利差比名义利差大得多。去年,国家实行信贷紧缩政策,社会资金极其紧张,银行却借调控名义,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放贷和议价能力。一是通过上浮贷款利率来提升净息差空间。二是要求货款企业存贷挂钩,以增加利差。三是银行通过信托、理财来获得利润。由于银行信托和理财产品不受货币紧缩政策制约,同时其收益也要远高于银行法定存贷款利差,这种非贷款业务快速增长,也促使银行利润快速增长。在资金日趋紧张,银行不能提高贷款利率情况下,贷款环节中名目繁多的手续费也成为银行相当可观的增值收入。
  银行业暴利除了乱收费和巨额利差以外,与银行能比较容易地从资本市场融资,从而能借鸡生蛋也有关。2010年,银行业通过新股发行、配股、发债等手段,从A股市场融资2660亿元,占A股市场总融资额26%左右;2011年全年从A股市场融资1700亿元,占A股市场总融资额的25%。大规模融资使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赢利能力大增。但由于资本市场失血过多,导致指数持续下跌,尤其是银行股跌幅最大。一方面是银行暴利,另一方面是银行股暴跌,股民损失惨重。

  遏制暴利的三项对策:打破垄断、限制收费、缩小利差

  其实,银行业金融意义上的技术含量并不高,银行巨额利润激增主要源于垄断。中国银行业所谓的转型背后,并不是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而是对消费者收费、获利的创新提升。正是由于金融改革还没有达到充分竞争的程度,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地位不平等,而由此造成的市场竞争不充分,使得一方面银行拥有绝对定价权,另一方面消费者难以维护自身权益。
  对银行垄断的说法,银行界人士的辩解是,银行业除了四大银行以外,还有几十家股份制银行,上百家地方性商业银行,还有一大批外资银行。你可以选择任何一家银行,一点问题都没有,不存在垄断。
  但实际上,中国银行业的垄断是一种“相对性垄断”。首先,我国的银行市场准入并没有完全放开,银行业不是说谁想开就能开的,牌照并没有放开,准入门槛非常高。其次,几大国有银行在市场上占的比例非常高,达到70%、80%,而且几大国有银行在调整银行收费价格的时候,相互之间一沟通,消费者只能接受被动服务,因为这几大国有银行占有的市场太大了。其三,牌照垄断、行政性定价形成利差保护及体系内外价格双轨制的共同作用。而且银行业的垄断是一种双向垄断。作为垄断存款机构,银行有动机和能力压低存款利率掠夺存款人;作为垄断贷款人,银行则有动机和能力提高贷款利率掠夺借款人。
  对于备受社会诟病的银行服务收费,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改委有所表示。2012年2月10日晚,《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银监会也要求4月1日起各银行对于服务收费项目要明码标价。
  我们认为,解决银行乱收费问题,既要靠内部行业自律,对现行收费项目进行梳理,清理不合理收费,对于合理收费项目也要规范收费。同时要靠外部监督,商业银行服务收费应该遵循六个原则。一是合法,收费符合法律规定;二是服务,即银行必须为消费提供真实服务,发生服务开支,需要收费补偿;三是让消费者从银行提供的服务中实实在在地受益;四是合理,银行收费要符合成本补偿和服务受益原则,使消费有所值;五是公开,对于收费项目要事先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六是让消费者有接受和不接受服务的选择自由。
  当前我国银行业赢利的高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以牺牲我国社会经济中其他群体或其他行业利益为代价的。这种不公平市场竞争的负面影响正逐步体现,也倒逼我国银行业当前必须推动包括利率市场化在内的市场化改革。应该采取存款单边加息,就是在贷款利率不动的情况下,提高银行的存款基准利率,至少不低于通货膨胀率,使老百姓的存款保值增值而不是贬值。
  另外,就是免除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收费,如异地存取款、跨行存取款、小额账户管理等手续费用,减轻储户费用负担。
  从整个国家的经济面来说,在物价高企、其他行业普遍不景气的当下,银行业暴利,难免有“趁火打劫”的嫌疑。我们的金融主管机构要认识到,金融机构要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服务,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只有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才能与实体经济共享发展成果。如果一方面是银行业的利润都高到不好意思了,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却很困难,那么我国整体的经济增长潜力将受到损伤,最后,也会伤害到银行本身。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银行“暴利”从何而来 2012-02-17
· “六不准”能否终结银行暴利 2012-02-09
· 遏制银行暴利不妨单边提高存款利率 2012-02-0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