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必须要有底层推动
2012-03-20   作者:秋风(北京学者)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
  最近一年来,“顶层设计”一词突然流行起来。经济学家说,经济体制改革需要顶层设计;法学家说,司法体制改革需要顶层设计;政治学家说,政治体制改革需要顶层设计;社会贤达也说,慈善公益制度建设需要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一词似乎是针对“摸着石头过河”的变革模式。其论说如下:过去三十多年的中国改革是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而今天,改革已到了深水区,摸不着“石头”了。恰恰是在这个时候,需要进行攻坚。这就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所谓顶层设计,就是顶层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全盘思考,制定一个全面的改革方案,从而一举解决最深层次的制度问题。
  从任何角度看,顶层设计都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变革、转型之路。不过,关于顶层设计的全部讨论似乎都没有触及两个根本性问题:第一,顶层设计的意愿从何而来?第二,顶层设计的方案从何而来?即便有方案,如何确保这个方案之正义、合理?
  任何人,只要有一点历史知识,恐怕都不会把制度变革之希望,完全寄托于顶层设计。不必扯得太远,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变化就表明:唯一可能并且理性的变革之道,乃是下、中、上互动。
  二十世纪中期,中国人固有的产权制度、经济组织方式、法律,乃至于生活方式转变为公有制、集体经营、国家经营、单位制度等等。但从一开始,民众就对公有制、集体经营、国家经营、单位制度采取变革态度,并且越来越强。
  正是民众的这种自发性努力构成了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也即,民众提供了制度变迁的意愿。而且,民众也提供了制度变迁的方案。农民基于其记忆,自发地回归传统,要求家庭拥有土地、家庭经营。这不是弗里德曼、哈耶克,也不是周其仁等人告诉农民的,而是两千年的中国传统。
  可以说,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更多的是民众自发回归传统。不光在经济领域,所有领域均如此。哪怕是全球化时代的对外开放,在中国也决不是新事情。上世纪80年代沿海农民的大规模走私,尽管非法,但仍然是对外开放的驱动力量,他们的走私就是其先辈操持的海外贸易传统之回归。总之,过去三十多年变革的驱动力量来自底层。
  当然,由此只是形成了一些非正式制度,它们都是非法的。借助于中层和上层的努力,这些制度才完成了正式化的程序。上层的含义不用解释。中层主要指那些关心制度变迁的知识群体,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们十分活跃,比如“农村发展组”(编者注:即“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80年代初由王耕今、杨勋等等学者自发组建,得到了国家农委副主任杜润生的支持,其主要成员较早从正面论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大约200余位大学生、研究生曾参与“农村发展组”的相关调研,其成员还包括王小强、周其仁、张木生、陈锡文等),以及后来由此形成的“三所一会”(编者注: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隶属于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发展研究所、中信国际所以及北京青年经济学会,其中前两个机构的成员主要来自“农村发展组”),诸如此类。他们的功能是沟通上下:他们向上层论证了旧制度之不合理,又发现、总结了民众自发创造——其实是部分回归——的制度,并用种种理论,包括他们刚刚掌握的现代经济学理论论证了这种制度之合理。由此,上层承认了民众制度创新之合法性,启动立法程序,将其变成政策或法律。城市变革同样如此。按照这样的模式,一项又一项较为合理的制度被创造、发现、确认。人们用“改革”一词来形容这个过程,其实不足以涵盖其内容。
  下、中、上互动,这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制度良性变革之最重要经验。底层民众为追求幸福而大胆突破旧制度的勇气,中层知识精英在现实与理论之间往复的理性,高层在经历了“文革”等挫折之后而具有的政治上的明智,三方互动,同时解决了变革的意愿与知识难题。
  尤其重要的是解决了知识难题。并不是一切变化都是良性的,而变革是否可取,取决于变革方案之合理性、正义性。然则,这又从何而来?很简单:谁掌握决策权,方案就会对谁有利。制度变革其实是权利和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下、中、上互动的制度变革模式也就意味着,下、中、上分享了决策权。这样,权利、权力和利益之再分配大体上能在下、中、上之间保持平衡。全社会贫富差距之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几年异乎寻常地缩小,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制度变革的方案是由收入最低的农民自发提出的,农民当然可以从中获益。
  上世纪90年代之后,若干领域同样发生了良性制度变迁,也是这种下、中、上互动模式。与此同时,有些领域也发生诸多制度变迁,也曾被冠以改革之名,但很难说它们是良性的制度变迁。对这方面的问题,学者、舆论已有很多议论。略微检视这些所谓改革的过程,就会发现,它们倒经常出自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监管部门的顶层设计。而这样的顶层设计往往导致权利、权力和利益之再分配的失衡。更具体地说,它经常倾向于逆向再分配:强者所得更多,底层所得更少。
  三十多年历史已经证明:正义而合理的制度变革模式,就是下、中、上保持良性互动:普通民众追求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知识精英居间观察、思考并通过公共辩论提出方案,上层积极回应民众诉求。底层过激变革要求固然可怕,没有底层参与的顶层设计也不可欲。
  这一命题适用于任何时期:“摸着石头过河”时期本来就是如此;人们所说的“改革攻坚”阶段,也只能如此。事实上,改革到了“攻坚阶段”的事实判断,与“顶层设计”的希望之间,在逻辑上是难以兼容的。
  当下中国社会之最迫切需要的,乃是重建下、中、上互动的制度变革决策机制。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些改革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根源就在于下、中、上之断裂,三者互动机制的大大弱化甚至消失。由此,民众所进行的大量制度创新就无法被正式化,这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治理资源浪费。
  实行土地、城市化等领域的制度变革,不需要什么顶层设计,只需要知识精英承担起自己的社会、政治责任,发现、支持民众的制度创新;只需要顶层承认民众制度创新之合法性。
  于是,我们不能不回头追问:上世纪80年代,为什么能在三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略加考察,也许不能不说,当时,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旧制度实在无法维持,而遭到严重剥夺的城乡底层民众的制度创新实在势不可挡。这两个基本社会事实逼出了知识精英的责任感和顶层的明智。
  今日之良性制度变革,似不必完全被动等待这两个社会事实之形成。另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官、学、商精英群体略微形成某种“君子”角色意识之自觉。也即,不是完全“喻于利”,而是略微地“喻于义”,对普通民众的处境有“不忍人之心”。这样的知识群体就有可能以同情的理解心态面对民众的制度创新,这样的官员群体也就有可能承认民众制度创新之合法性。由此形成良性制度变迁之路,或许可让中国稍微从容地通往一个优良治理秩序。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齐勇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顶层设计提出新要求 2012-03-13
· 资本回归实业需要顶层规划 2012-03-13
· 新能源发展需要“顶层设计” 2012-02-21
· 文化创意亟须顶层设计 2011-11-21
· 住建部牵头筹谋住房保障“顶层设计” 2011-10-2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