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粮食法》的五点疑问
2012-03-13   作者:郑风田  来源:搜狐博客
 
【字号

 
  郑风田

  中新网2月21日消息,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粮食法(征求意见稿)》全文,该法旨在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征求意见稿特别提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主要粮食品种上应用转基因技术。
  笔者通读全文,感觉该法虽面面俱到,但似乎又把最重要的问题给忽视了,那就是农民,如何激励农民多生产粮食,该法并没有拿出多少实质有效的办法。还有不少其他的疑问,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为什么要出台该法?
  《粮食法》经过数年的酝酿,征求意见稿终于出台。其实它所涉及到的内容早已在相关部门有规定,只不过这次更系统化一些。有几点要么过去强调不够,要么不太明显,这次进行了一次大综合,从生产、贮藏、加工到消费,把有关粮食的方方面面进行的系统的梳理。
  有一个问题,相信并不是我一个人的疑问,那就是还有没有必要出台该法?这个问题看似不该问,但的确会让许多人忍不住想问一问。理由很多,比如粮食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了,18亿亩红线也早已划定,更有每年的一号文件不断强调农产品供给的重要性。国家相关政策不可谓不多,再出台一个《粮食法》,只能是锦上添花。但法如果太多了,究竟该听谁的?比如交叉重叠的地方,一致了还好说,如果不一致麻烦就大了。如果此法真的很重要很急迫,也不会等着地老天荒数十年才出来。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此法应该叫做粮食部门法,是发改委系统及其下属的粮食局系统管理规则。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其实有利有弊。
  其二,对于如何激励农民多生产粮食,该法涉及太少。
  该法主要是针对政府部门,很遗憾地是忘记了粮食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环:那就是粮食生产的主体——农民。目前我国的耕地主要在农民手里,所以粮食问题的核心应该围着农民转才可以。但很遗憾的是,这部《粮食法》涉及并不多。正是由于粮食价格的国家管控,导致什么都涨得快,粮价难以同步上涨,农民种粮收益极低。其实我国的粮食安全,应该围绕农民转,而不是相关部门转才可以。只有真正让在一线生产的农民满意了,粮食安全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而目前新工农“剪刀差”愈拉愈大,严重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该法不应该回避,更应该重点着力解决。
  粮食问题中最关键的是如何鼓励农民多种粮,把价格搞对就行了。而目前的价格管制,恰恰是不鼓励农民种粮。因为粮食国家统一定价,每年升幅很小,通过收贮抛贮来平抑粮价,最后的结果是土地、农资、工资什么都涨了,还涨得很快,唯有粮价是“小脚女人迈步”。种粮收入与外出打工收入愈拉愈大;种粮收入与种植经济作物收入愈拉愈大;粮价上涨速度远低农资上涨速度,这种新“剪刀差”耗尽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前两天我请了两个农民工给墙刷漆,干了一天,他们的工钱是1400,等于一人一天挣了700,而他们在家种地人均1.38亩地,半年的收入也只能等于在城里打工一天的收入。非农与种粮收入差距这么大,如果不能让种粮的农民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以后还有谁会来种粮?
  近年来水果蔬菜、肉类价格也大涨,比如今年苹果都涨到了每斤6元,一亩地如果产5000斤也应该不算高,能挣3万,打个对折,田头一亩能挣1万多元。反季节的大棚黄瓜、蔬菜一亩地赚一二万也不是难事。但一亩粮食能挣多少?小麦300元-500元,玉米800多元。种粮与种植经济作物的差距也太大了。
  农资价格的上涨速度更是让农民害怕。笔者到粮食大省河南调研,经常有本地的官员算帐抱怨,讲国家每年给河南农民的补贴,基本上刚好被上涨的农资给拿走了。垄断或半垄断型的农资面对分散的农民,涨价太容易了。
  所以如何消除这些新“剪刀差”,建立价格连动机制,让种粮的农民也能得到社会平均利润率,才是根本。
  其三,此法的一个亮点是,拟规定主要粮食品种不得擅用转基因技术。
  这让那些反转基因主粮的人士心里松了口气。我国过去的确有不少研究者,技术水平并不怎么样,与国际有着巨大差距,却天天忽悠政府部门要搞主粮商业化,在整个世界还对转基因粮食安全存在巨大质疑时,盲目地要让这些技术商业化,太不慎重。出台政策限制一下,让他们不能什么都乱来,这个我赞成。但问题是,目前按我国的现行政策,农业部门在主管转基因研究推广,而此法主要是发改委及其粮食局系统,以后到底是谁来管转基因?出现部门重新分工或者双重审定的问题。
  其四,还有一点令人担忧的是,此法为粮食局系统争取了许多审批权力,比如收购粮食、贮藏粮食。
  过去我国粮食购销放开,出现一大批农民去收购粮食。现在想收回来,去审批,去管,能管得了吗?粮食局系统一直管办不分,各地粮库又一直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基层粮库历史包袱太重,效率太低。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其五,严禁粮食流通区域性封锁未解产区、销区矛盾。
  主产区与主销区一直矛盾巨大。过去常有“产区”补贴“销区”之说,因为我国实行的是低粮价政策,粮食生产区一直都是财政穷区,粮食不收农业税了,财力很有限。于是一些产粮大县开始在加工上打主意,试图想把粮食加工的增值利益留在本地。这也并无不妥,要命的是,一些地方开始动用行动命令,不允许本地粮食销往外地,这种做法就不合适了。目前出台措施禁止该行为,但还是没有解决产区销区的矛盾。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粮食法》征求意见粮食安全问责制有望出台 2012-02-22
· 我国将制定粮食法 2011-10-31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