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误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2012-03-08   作者:王天龙(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很快。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当年全球流量的5.1%,名列全球第五位,超过了日本和英国,列发展中国家首位。中国也因此成为在“中等收入水平”阶段对外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的国家。
  但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相伴随的,是国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广泛讨论以及对中国对外投资动机的一些怀疑和忧虑的声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与动机如何?笔者认为,以下五个方面应该得到正确理解与关注。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快并非源于精巧的战略设计

  很多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的研究者往往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从战略角度加以解读,认为中国政府精巧的战略设计是重要的政治前提,这是典型的误读。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实际上源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根据哈佛大学教授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由于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面临着储蓄短缺和外汇短缺的“双缺口”问题,管制对外投资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这两个缺口的扩大。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外汇储备增加,国内储蓄过剩和外汇储备过剩的“双过剩”格局,则要求政府进行必要的经济政策调整,逐步放松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管制。
  主要进行了有三个方面的政策调整:一是政策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二是放宽了审批与管理制度。2011年2月,国家发改委将境外投资资源类限额从3000万美元提高到3亿美元,将审批时限缩短至20个工作日。外汇使用的自由度也明显提高,取消了人民币购汇的限制。三是实施了一定的鼓励政策,但是资金鼓励的规模却非常小。
  除了管制政策的放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尽管世界范围内局部动荡不断,但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对外投资发展。
  一方面是危机中为应对本国经济衰退,不少国家在一些领域放宽了对国外资本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危机中很多国家实施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办法来规避相关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2007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65.1亿美元,而2008年后迅速上升至500亿美元以上。

  获取能源资源不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

  实际上,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类别,其中存量在100亿美元以上的行业有: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以上这六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2801.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88.3%。
  商业服务业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一般来说,这些行业主要是面向消费者服务,能够有效地提高消费者服务质量,扩大消费者的选择权,能够提高消费者福利,这些基本上与国家安全无关。
  以采矿业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只列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的第三位,这主要是受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以及国际能源资源市场的现状影响。从资源禀赋来看,世界矿产资源总量很丰富,但分布不均衡,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依靠自身的资源禀赋完成全部的生产过程。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国经济已经迅速融入地区或全球生产网络体系,成为“世界工厂”,生产供全世界消费的各种产品。而中国的资源禀赋则难以承载起作为“世界工厂”所需要的资源与能源需求,需要利用全球的能源和资源来保持对全球产品的稳定供给。
  而全球资源供应及定价则相对集中在少数企业,国际能源资源问题政治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以能源资源为对象的金融投机活动增多,使很多能源资源价格脱离基本供求关系出现剧烈波动,不确定性增强。为减少能源资源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和不确定性,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行合资、收购、控股或参股海外能源与资源的勘探、开发与生产,就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然要求。

  作为对外直接投资主力的国有企业并非政府的化身

  虽然近年来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份额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绝对主力。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国有企业占66.2%,较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央企的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占中国全部对外投资的三分之二以上,并且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中国的地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力相对较低。
  中国企业发展不均衡是中国对外投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原因。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竞争力逐步显现。整体上看,通过持续改革,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正在形成。2002年时,资产总额过千亿元的中央企业数量仅为11家,2009年则达到53家。2009年入围美国《财富》杂志500强的中央企业户数达到30家。国有企业实力的增强,极大地提升了开展跨国经营和全球拓展的能力。
  认为中国国有企业是中国政府完全控制的企业,将执行政府的命令,体现政府的意图则是流行的误解。中国的国有企业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是不同的,政府不会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方面。实际上,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重要的经验就是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进行干预。因此,中国国有企业普遍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实现了产权的多元化,其目的就是大大增加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权利,让企业成为不再听命于行政指令的市场主体。
  从经营目标看,由于中国的国有企业面临着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约束,也就是必须要赚钱,因此其行为方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公司没有任何差别,存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压力,也面临着激烈的相互竞争。中国国有企业到什么地方去经营,决策不受政府的任何控制,政府也无权过问企业内部的经营策略。
  而中国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缺乏核心技术,资金实力不强,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加之国内市场利润可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对外直接投资动力不足。

  中国对外投资的地域选择与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亚洲和拉美地区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近年对非洲的投资增长很快,对欧洲、大洋洲、北美洲的直接投资波动中有上升趋势。2010年中国在亚洲地区的投资存量为2281.4亿美元,占71.9%,对拉丁美洲438.8亿美元,占13.8%,两个地区集中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85.7%。对大洋洲直接投资存量86.1亿美元,占2.7%,对欧投资存量157.1亿美元,占5%,对非投资130.4亿美元,占4.1%,对北美洲为78.3亿美元,占2.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域的分布与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根据英国学者拉奥的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流向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和地区,然后沿着周边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再到发达国家进行演变。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多数是投资于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一方面是中国企业还不具备与发达国家开展产业内分工贸易的实力,只能依靠不发达地区的价格和廉价劳动力来塑造企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需要中国的资金来帮助发展本国经济,做了大量工作从中国吸引投资,这是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投资规模大的重要原因。比如非洲某国的总统对即将赴中国上任的大使说,衡量你工作的好坏,主要是看你能从中国吸引到多少投资。
  但随着中国企业大量投资到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其所具有的政治社会风险也不断显现,给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将逐步更多地向发达国家转移。这种趋势近年来已经日益明显,2010年,中国对发达国家(地区)的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96.9亿美元,占全部投资存量的9.4%,较上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也给被并购的公司带来了巨大好处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以绿地投资为主,但以并购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比例逐年增加。2003年跨国并购占当年对外投资额的比重为18%, 2010年以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则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43.2%。由于跨国并购可以有效地与目标公司在技术、品牌和营销渠道上进行合作,并且能够实现与被并购企业双赢,预计未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并购的比重仍会上升。
  实现优化结构,获得竞争优势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增加的原因。根据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中国已经广泛地参与到了跨国生产网络当中,但中国的制造业和出口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贴牌生产、依靠中国香港等地贸易中间商的订单发展,没有自己掌握外部市场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服务网络。对外部市场高度依赖,却又不能掌握对外销售的模式,投资和扩大生产的风险加大。
  随着出口企业发展壮大和投资规模的扩大,这些企业对进一步投资的风险控制和收益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也逐渐有了对外投资建立自己掌握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服务网络的需求。
  跨国并购给公司提供了一条方便快捷的途径,并可使公司在全国或全球范围内联合其他公司,优化其结构,获得竞争优势。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给被并购的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我国去年对外投资存量突破3000亿美元 世界第五 2011-11-08
· 中国对外投资存量突破3000亿美元 2011-09-07
· 发改委下放对外投资核准权限 2011-03-19
· 第二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11月将举行 2010-04-30
· 首届中国对外投资洽谈会规模空前 2009-11-0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