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走出去”还需“做功课”
2012-03-02   作者:李春霞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进入2012年,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与并购活动日益增多。商务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的35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76亿美元,同比增长59.9%。
  进军国际市场是中国企业参与全球资源配置、争取国际市场份额以及提升企业技术和国际影响力的必然举措。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中国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企业日益壮大的标志。
  企业要成功地“走出去”,关键在于切实提高自身实力。
  首先,要回归质量、创新、成本这3大运营之本。没有优质做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便成了无本之源。20世纪90年代,韩国现代因质量低于美国汽车行业平均水平达59%使经营陷入低谷。但当其将质量调整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后,销量在2008年至2011年间跃升至113万辆,不但没有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现代汽车还成为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普遍选择之一。
  其次,要依托政策资源和“抱团”力量实现有组织的“走出去”。由于缺乏国际运营经验,单一企业在不了解外部市场环境的情况下容易陷入困境。基于上述情况,国内已出现了诸如爱国者国际化联盟等知名跨行业企业群体,这类跨行业联盟团体通过统一授课、集体出国考察的方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企业间沟通、分享机制,弥补了单一企业在资讯和资源上的不足,不失为好的“走出去”途径之一;企业家有组织地集体“走出去”,亦能引起目的地国家的充分重视,争取到更多政策资源和优惠条件。
  第三,要熟知西方国家的商业规则,构建全面的海外风险防范体系。“走出去”最快捷的方式是引进有海外任职经验的人才,打破企业在商业及监管层面的资讯屏蔽。
  第四,政府应在政策层面加强规划指导,帮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商务部已在发布海外投资风险预警。同时也需建立更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协助企业抵御未知风险。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企业今后还将面临如何打造国际化品牌、核心技术升级、实现有效本土化经营等诸多“功课”。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脚步还需更稳健一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入风险高发期 2012-02-23
· 聂庆平:未来三五年,中国券商如何“走出去” 2012-02-23
· 中石油走出去建成"海外大庆" 科技成业务拓展利器 2012-02-20
· 外汇服务匮乏凉了企业“走出去”的心 2012-02-15
· [第一现场]外汇服务匮乏凉了企业“走出去”的心 2012-02-15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