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需警惕外资“回潮”
2012-03-01   作者:吴心韬  来源:中国证券报
 
【字号
  尽管全球货币再宽松为新兴市场股市等风险资产提供利好政策背景,但是历史数据表明,由于新兴市场股市更易受到资金进出的影响,在欧洲债务危机未得到根本解决、美国经济未实现全面复苏、投资者风险偏好并未完全恢复之前,外资仍有回流风险,新兴市场股市当前的上涨趋势非一路坦途。
  从历史数据上看,新兴市场股市的表现和境外机构资金流向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据资金监测机构EPFR的数据,2011年新兴市场股票型基金被监测到超过45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同期MSCI新兴市场指数下跌幅度超过20%,与此相比,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当年表现持平。在2010年,新兴市场股基吸引了956亿美元净流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当年累计涨幅超过16%。
  如果将之与重大突发事件相结合,外资机构资金流向的影响更为明显,如在去年第一季度,通胀率高企货币紧缩预期升温,新兴市场股基在一季度共出现超过100亿美元净流出,MSCI新兴市场指数出现高位盘整,并在二季度开始回落。在三季度,欧洲和美国债务危机同时爆发,资金回流美国资本市场护盘,新兴市场股基净流出250亿美元,MSCI新兴市场指数当季跌幅超过25%。
  为何外资流向对新兴市场股市影响如此之大?分析人士认为,除了所谓“美元霸权”和新兴市场经济周期受外资流向影响较大外,还归结于新兴市场在资本市场的广度深度上难以和欧美成熟市场媲美,这既表现为股市交易额和交易品种的低或欠缺,又表现为投资者结构单一,缺乏成熟的本土机构投资者。另外,散户投资者群体性心态较为不稳,容易产生追涨杀跌等“羊群效应”。
  那么当前新兴市场的涨势是否就意味着新一轮牛市盛宴拉开序幕?如果将欧债危机远未结束、美国经济未全面复苏等因素考虑在内,答案是否定的。例如从技术面和资金面上看,在经历去年12月中旬至今年2月上旬的暴涨后,2月中下旬以来,欧洲重债国巨额偿债压力的阴影笼罩,MSCI新兴市场涨幅有所收敛,10天均线受到明显平抑,MACD线下穿其信号线,RSI指标从月初82高位回落,EPFR监测的新兴市场股基“吸金额”截至22日连续两周大幅萎缩,种种迹象表明机构投资者阶段性获利回吐现象明显。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虽不少机构投资者常鼓吹关注新兴市场的长期回报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资本市场上存在着数量庞大资金规模惊人的对冲基金等投机机构,其在一定程度上是新兴市场股市“非理性繁荣”和“非理性枯萎”的重要推动力,经历上个世纪90年代拉美经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本世纪金融危机的新兴市场想必对此不会不熟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新兴市场表现突出 QDII年内5倍涨幅于股基 2012-02-27
· 中国企业应把目光投向新兴市场 2012-02-27
· 大选与政治将左右新兴市场年内走势
2012-02-23
· 商务部: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 2012-02-21
· QDII全线飘红 新兴市场价值显现 2012-02-17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