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在岸离岸市场并举 共推人民币国际化
2012-02-09   作者: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金融大家谈

  随着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市场需求的上升,中国相应采取了一系列配合措施,以积极稳妥的方式,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在这一进程之中,要按照“周边化-区域化-全球化”的顺序扩展使用地域范围。按照“结算货币-计价单位-价值储备”的顺序提升国际货币职能。其中尤应注意的是,培育在岸市场开放与离岸市场应同时并举,建立人民币双向跨境流动渠道。在此基础上,与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展相结合,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
  目前看来,尽管人民币国际化从各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与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比较,人民币的国际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从微观层面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微观基础还不够扎实,如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结构不平衡,离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等;从宏观层面看,人民币国际化还面临多重制度性制约,如资本项目下尚不能充分自由兑换、汇率和利率市场化程度不足等。
  对于人民币的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建设,可如下考虑:
  首先,要不断完善和开放境内金融市场。发达的境内金融市场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和市场基础。这一方面要求境内金融市场层次体系较为健全,要有丰富的人民币产品种类、足够大的市场规模和稳定安全的运行机制,这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利率市场化等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求境内市场是充分开放的,能够和境外人民币市场进行双向流动,并能充分吸纳境外人民币资金流动的冲击,这又与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程度紧密相关。“十二五”期间我国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境内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开放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并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逐步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
  其次,要加强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培育。在我国境内金融市场不够发达、资本项目存在较严格管制的条件下,培育境外离岸市场能在境外先行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范围,同时相对隔离国际金融风险向境内金融市场的传导。目前看来,香港是境外人民币最主要的集散地,同时香港作为成熟的国际自由港,有着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良好硬件和软件条件,而且中央政府也通过一系列政策明确支持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满足境外人民币投资保值的需求,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离岸人民币交易,逐步在香港形成境外人民币交易流通的离岸金融中心。通过香港发挥聚集和辐射作用,促进人民币在东南亚乃至更为广泛的国际范围内被接受和使用。
  最后,要建立多元化的人民币跨境流动渠道。当境外市场上的人民币存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投资回流境内市场的需求,因而要建立顺畅的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渠道。经常项目下的贸易结算是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渠道之一,而资本项目下各种投融资业务是更为多样、更加便捷和规模更大的人民币投资渠道。因而要在目前经常项目结算的基础上,渐进地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渠道,形成人民币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
  关于资本项目的开放。在人民币国际化深入推进的阶段,放松资本项目下的严格管制不可回避。但资本项目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等资本项目完全开放之后再开始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目前我国已经逐步拓宽人民币跨境投资和回流的各项渠道,如允许境外三类机构采用人民币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在香港试点RQFII投资境内债券和股票市场、进行外商直接投资试点等。可以说,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具体体现,就是各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开展和扩大,而正是这些具体的跨境业务不断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
  未来资本项目开放应与各项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开展相结合,两者要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具体措施包括:扩大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券”的规模;适时推出“国际板”,允许境外企业在我国股票市场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鼓励中国的企业用人民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允许更多的境外人民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或RQFII的方式,投资境内的实体经济或证券市场;我国政府采用人民币进行对外援助,并允许境外人民币通过我国央行兑换美元等等。
  当然,国内外经验表明,资本项目管制并非越少越好,过快或过度的开放容易导致短期国际资本的大进大出,严重冲击国内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不能盲目求快,而应与境内外人民币资金跨境流动的需求相适应,与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和建设的进程相配合,与维护我国金融体系安全的底线相平衡,把握好力度和进度循序渐进地进行,使资本项目开放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的重要驱动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愤怒不是金融危机的终点 2012-01-16
· “稳增长”须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2011-12-26
· 巴曙松:国内信贷政策没有放松 2011-08-18
· 巴曙松:全球去库存或增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 2011-07-21
· 巴曙松:货币紧缩背景将放大国际板冲击效应 2011-06-23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