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2亿买“汉代玉凳”的是谁
2012-01-30   作者:陶短房(学者)  来源:新京报
 
【字号
  据《法制晚报》报道,春节期间,一条“汉代玉凳”在网上引发热议——2011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最贵玉器是“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成交价2.2亿元。但很多网民指出,汉代古人是席地而坐,凳子还没发明。专家也表示,从“汉代坐凳”的图片上看,它属于“高坐器具”,不符合汉代的礼制和贵族文化特点,也不符合当时的服饰要求。
  事情曝光后,拍卖公司负责人以“拍卖公司只是中介机构”、“不保证拍卖品100%是真的”和“打眼也是一种乐趣”(“打眼”:收藏行话,指没看准东西被人蒙了),来回应各界的纷纷质疑、指责。很显然,拍卖公司表现得如此漫不经心,要么觉得就算“打眼”也无需付出什么代价,要么就是这桩交易别有洞天,即便付出代价,也是稳赚不赔。
  于是另一个“为什么”呼之欲出:有人“愿打”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挨”?就算这位买者果真不认得古董,如今这事炒得沸沸扬扬,这位花了2.2亿,却可能买回个笑话的神秘人物,居然会如此沉得住气?
  在国际古董、收藏品和艺术品拍卖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有些看似匪夷所思、实则别有深意的交易,明明并不值钱的低价值藏品、赝品甚至伪作,却以畸高的价格成交。这种现象的背后,往往有些不为人知的名堂,如虚买虚卖哄抬藏品或同类拍品价格,反复倒手“钓鱼”、吸引“凯子”上钩,甚至利用这种“合法天价交易”将“黑钱”洗白等。
  如果“为什么”的起因仅仅是“打眼”,那么拍卖公司负责人所言“争来争去没个说理地方”的现状,就必须加以扭转,一件各方面均符合典型特征的元青花是真是伪,是老仿、高仿或做旧新仿或许无法作权威裁定,但类似“汉代坐凳”能拍出天价,这种足以让整个拍卖行当蒙羞的“打眼”,古今中外都不应、也不可能“没个说理地方”,如果真没有,那相关部门需尽快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不能让拍卖行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如果是出于那些“非业务”原因,那就更应该有人出来问声“为什么”了——花2.2亿买个假古董或可不计,可为什么有这样一桩“凯子交易”、这2.2亿又是怎样的来龙去脉,恐怕是不能就这么含糊过去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古董家具5年翻10倍 材质判断年代 2011-11-23
· 古董收藏:还有多少玩家没被骗 2011-10-25
· 浓缩百年时尚:古董珠宝的新玩法 2011-09-22
· 踏进古董表的鉴别世界 2011-08-09
· 收藏普洱 可以喝的古董 2011-05-24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刘远举:抽签或可解决春运售票难题·[思想]高连奎:福利国家经济反而更高效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