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宽容“网络售票”不是容易事
2012-01-09   作者:何振华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
  在浙江温州打工的重庆农民工黄庆红在写给铁道部的公开信中说,网络售票是“用脚趾头想出来的”,我认为形容得非常生动。
  近日有媒体说到网络售票时,以“宽容”两字告诫围观的人们不要否定“新事物”,要“共度调适期”。
  而这样一句话听来才觉得贴心: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买票难题并非铁路一家的事。上海铁路局迅疾用“优先办理团体票”、“简化办理手续、放宽办理限制、延长办理时间”、“为百家重点企业提供上门订票、送票服务”等等实际行动对社会舆论和群众关切作出很好的回应。
  我在想,是“大好事”、“新事物”也好,是前行大道上必然出现的、亟须磨合调适的新难题也好,春运是一大年关,关键当口,节骨眼上,我们的工会、妇联、团组织在哪里?我们的党组织作用发挥了没有?我们的社工、志愿者的援手进一步延伸了没有?乃至我们的各种宣传部门和媒体,是不是能真心诚意,采取诸如辟版面、开窗口、做节目的方式(这理应完全办得到),最大限度地让更多归心似箭的农民工兄弟的手指头紧随网络高速的“脚趾头”?
  我们有些习惯了临渴掘井的同志,不是设身处地,急人之急、愁人之愁,不是将心比心,感同身受、未雨绸缪,不是老老实实接受批评、虚心诚恳问计于民,而是动辄也拿“改革”二字当帽子来吓唬老百姓,这样的态度很可怕。
  面对那数以千万计、整年累月默默贡献、辛勤耕耘的“牛”,你乐于对“牛”弹“琴”,起码让“牛”先明白你的美妙吧。“网络售票”出现的问题,是农民工会不会上网买票的问题么?是也不是。是电脑系统拥挤瘫痪的问题么?是也不是。改称农民工为“新生代产业工人”了就能“城市化”了么?是也不是。
  但可以肯定的是,规划、设计、体现的政绩是优是劣,或者说,好事办不好,甚至办糟办坏,说到底,症结在于是否用心和用心何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以宽容共度网络售票“调适期” 2012-01-05
· 上海铁路进入短途售票高峰期 2009-09-27
· 透明公开售票不妨学广州 2009-01-20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