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增长”莫忘“再平衡”
2011-12-01   作者:刘杉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时至年底,全球经济面临艰难的选择。是继续“再平衡”,还是促进增长,成为各国政府紧迫选择。
  中国经济在2009年应用宽松政策保增长后,导致经济结构不平衡、通货膨胀加剧,资产泡沫严重,进而减缓了中国经济“再平衡”进程。但外需持续下降倒逼中国经济转型,反通胀不得不加速人民币升值,这使得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在新一轮宏观调控后取得一定进展。
  尽管中国经济出现下滑趋势,但总体看,经济放缓还是政策调控的结果。汇丰银行发布的11月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大幅下跌至48,创下自2009年3月以来32个月新低,引起经济界人士震惊。但据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师屈宏斌分析,中小企业指数和就业指数并未低于50。导致PMI下降原因是外需下降,国内需求减少,受影响的主要是上游大企业。如果客观看,这种变化意味着经济调整见效,并不需要大惊小怪。当然,在房地产泡沫破裂,通胀受到抑制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已经变得相当重要。
  货币数据显示,“再平衡”取得一定效果。10月中国外汇占款负增长248.92亿元,为4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外汇占款负增长,意味着基础货币存量减少,通货膨胀压力正在消退。
  外汇占款负增长表象的背后是,贸易顺差逐步减少,资本外流增加。这些迹象表明,中国争取实现贸易收支平衡的努力已经达到效果。考虑到全球贸易在一定时期内都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中国出口快速增长几无可能,外汇占款负增长或预示着人民币升值周期即将结束。若此,中国经济将出现新特点:
  一,经济低通胀低增长。中国治理通胀的过程,实际就是减少外汇占款的过程。除了紧缩货币,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对外需依赖也是重要手段。
  二,人民币资产重新定价。无论是房价高涨,还是艺术品、玉石等投资疯狂,其背后都是货币存量不断增发,推高价格预期所致。随着外汇占款负增长,货币存量增速得到抑制,推升资产价格的货币力量不复存在,资产品价格失去了上升动力。实际上,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并不重要,真正支撑地价和房价的货币因素消失后,即便取消限购,房地产价格仍然会向下调整。同时,泡沫严重的其他人民币资产也将大幅调整。
  三,人力替代资本成为增长因素。货币增发减少,资金供给紧张,资本密集型投资将受到抑制。同时,由于“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供给曲线将向上移动。从增长角度看,以人力替代资本或成为短期维持增长的重要手段。
  认识到中国经济出现的新特点,“保增长”就不可乱加码,宏观政策就不可过度放松。目前经济下滑是宏观调控必然结果。在各界强调“保增长”过程中,货币政策不能急于放松,“再平衡”也不该中断。维持一个稳定有序的增长,比一哄而上的“强劲增长”要有价值,更能持续。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保增长惠民生需增加有效制度供给 2011-03-09
· 保增长转向抗通胀? 2010-11-19
· 不要把“保增长”与“调结构”对立起来 2010-08-16
· 宏观政策重回“保增长” 2010-07-26
· 保增长和调结构不可偏废 2010-07-20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