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救助机制存在三大漏洞
2011-11-28   作者:张茉楠(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来源:中国证券报
 
【字号

 
  张茉楠

  欧洲债务危机的全面爆发近在咫尺。近期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政权更替并未阻止欧债危机蔓延恶化的步伐,包括法国等核心国在内的几乎所有欧元区国家国债均遭抛售。欧洲过大的主权债务杠杆和欧元货币体系的固有缺陷,被各国严重的政治分歧和复杂的利益博弈放大,市场似乎对欧盟的体制结构以及救助机制失去了信心。笔者认为,在欧债危机救助机制上,存在三大明显漏洞。
  漏洞一:欧洲央行难以成为欧债危机最后贷款人。
  事实上,欧债危机与美债危机的本质区别在于欧洲央行和美联储的角色不同。由于不能扮演最后贷款人角色,所有的风险只能由私人债权人和投资者承担。债务成本上升将“吞噬”紧缩措施并继续推升债务/GDP比率。这样一来,对欧债危机恐慌性蔓延无法切断借贷成本和国债收益率螺旋式上升的恶性循环。尽管欧洲央行也小规模、暂时性和有范围地进入二级市场直接购入债务国债券,但由于欧洲宪法规定和德国坚守“独立性”的强硬立场,使得欧洲央行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相当困难。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28万亿欧元,但政策红线的限制以及德国的掣肘,几乎让欧洲央行在解救欧债危机上无计可施,空有子弹而无法发力,这也是欧债受到金融资本阻击的最重要原因。
  漏洞二:EFSF救助机制本质是“债务国救助债务国”。
  事实证明,法国等高信用国家的资产已经不再安全。除德国外,几乎所有主要欧元区国家的债券收益率都出现上升,债务之火向芬兰、荷兰等财政状况良好的北欧AAA级国家蔓延。这表明,历时两年的主权债务危机正在进入一个危险阶段,而法国不可避免地成为下一个欧债危机的主战场 。尽管法国政府11月7日宣布新预算,2012年与2013年分别节约开支70亿欧元和116亿欧元,但由于担心欧债局势失控,法德10年期债券的收益率息差急速飙升,自6月以来上涨了5倍,创下欧元诞生以来新高。
  作为债权国的法国现在本身也是债务国,市场已经意识到欧洲的救援机制就是债务国救债务国。法国债务已达1.75万亿欧元,占GDP比重达87%,仅次于美国、日本和意大利,是全球第四大债务国。而其外债规模占到GDP的53.6%,几乎是意大利的两倍,其中40%-48%由欧洲以外的国家持有,非常容易受到金融市场的影响。
  假如法国失去AAA评级,后果不言而喻。作为欧洲的第二大经济体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最重要的参与者,一旦失去最高信用评级,不但会导致EFSF融资成本大幅上升,更重要的是由于法国提供了1580亿欧元担保,按照目前的架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将丧失超过三分之一的信贷能力,甚至可能导致EFSF救助机制流于破产,全球市场恐慌情绪将会大爆发。这对已经陷入债务危机中不能自拔的欧元区来说,恐怕是灭顶之灾。
  漏洞三:被寄予厚望的欧洲统一债券可能“远水解不了近渴”。
  欧盟委员会对当前发行欧元区统一债券提出了三种可行性方案:一是成员国承担共同及分责担保。这意味着欧元区国家不仅共同发行债券,而且互相负责;二是满足一定门槛的成员国承担共同以及分责担保。比如债务占GDP的比例达到60%以上的国家应当对自己的债务负责;三是各成员国承担分责担保。应该讲,发行统一债券是统一财政的第一步,而且发行欧洲统一主权债券,可以在一级市场上缓解国债发行危机,从而降低了欧洲央行在二级市场上进行干预的必要性。
  但问题是,发行统一债券的谈判将十分漫长。统一债券的利率如何设定,责任如何分摊,还款来源如何保障,质押品由谁来提供,这些都是待解的难题。现在,推行欧洲主权债券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德国。德国担心欧元区国家联合发行主权债券无异于让自己补贴其他成员,因为德国财政相对稳固,发债融资成本一直是欧元区内最低的一个,如果和其他欧元区国家联合发债,就会被信用较差的成员拖累,导致自己融资成本上升,这是德国财富在欧洲再次转移。更重要的是,削减债务的根本是实现生产性的增长,如果偿债能力和经济增长问题解决不了,那么欧洲货币联盟甚至会变成一个“贷款援助联盟”。
  人们从来都高估解决危机的能力,然而现实总是以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去发展,因为市场总是最聪明的,它已经看到了欧洲无法在短期内解决的体制性缺陷以及救助机制的重大漏洞。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欧债危机重创欧洲银行业 2011-11-25
· 解决欧债危机关键要发挥欧洲央行作用 2011-11-24
· 美欧债务利空叠加 美元乱局逞威 2011-11-23
· 欧债风暴下一个危情时刻:法国失3A 2011-11-23
· 欧盟亟待改变解决欧债危机思路 2011-11-23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