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楼市风险需要公众理性
2011-11-17   作者:齐连山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最近一段时间,僵持的房价终于开始松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二手房交易量价齐跌的景象。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打出“大幅降价”旗号的售楼处里,一边是新的购房者排队抢房,另一边则是老业主举着“抗议欺诈”的横幅要求退房。
  因为新开或新推楼盘价格低于当初购房时的价格,老业主们就要求退房或者补差价,从而集体与地产开发商闹。媒体为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形象的称呼:房闹。可以预测,如果房价持续走低,因新房降价而致房屋“隐形贬值”的业主还会有更多。
  辛苦攒下了购房款,新房还没见着,就已经因降价损失数十万元,业主们的遭遇获得不少的同情。但在律师们看来,最大的维权就是维护合同,对于业主们的遭遇,感情上值得同情,但在法律上,大部分的“闹”都无法可依。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表示,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决不可有丝毫动摇,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此言表达出中央调控房价、促使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坚定决心。对于“合理的价格”,各方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住房作为商品,其价格根据供求变化上下波动,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因此,不可能永远涨下去,也不可能一直保持不变。
  有调查显示,11月首周楼市继续走低,当期监测的35个城市有28个成交量同比下滑,6个城市成交量降幅在50%以上。继一线城市部分楼盘降价后,降价趋势正向二三线城市或更大范围蔓延。而随着限购、限价等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显现,加上今年要确保完成的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住房,楼市整体下降已是大势所趋。
  楼市存在泡沫,这句话经济学家已经说了无数次。但泡沫在破碎之前不仅无法预测,而且会越膨胀越漂亮。公众从“谨慎观望”到“不买就涨”,购房心态也随着市场变化不断调整。观望者趋之若鹜,得利者暗自窃喜,公众追涨不追跌的消费习惯,更成为炒房者一再抬高房价的社会心理基础。如果房价猛降,对于购房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这就是市场,这就是价值规律,房市不是完美的避风港。因此,在要求公众购房保持理性的同时,政府部门也要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价格欺诈等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房市存在风险,是不争的事实。房价回归,如大潮退去,除了让一些炒房“裸泳”者现身,也殃及“池鱼”——普通购房者。因此,在调控房价的同时,如何化解楼市降价后的风险,已经成为摆在政策制定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降价加速蔓延令楼市“入冬” 2011-11-15
· 二三线城市频现土地流拍 楼市暗藏供给隐忧 2011-11-14
· 楼市的冬天和媒体间的PK 2011-11-14
· [财智e周刊]楼市,山雨欲来风满楼 2011-11-12
· 广东中山楼市限价执行期仅52天 2011-11-11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