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
2011-10-21   作者:杨承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使生态经济研究成为热点。深化生态生产力研究,解决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矛盾,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一般认为,人类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类开展简单的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第二阶段是人类对自然进行掠夺式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第三阶段是人类在适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把发展经济与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统一起来。目前我们正在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需要着力研究如何在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经济,实现二者的统一。
  生态系统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的“衣食父母”。但在很长历史时期内,人们企图主宰自然界,出现了不少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使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这反过来又使人类自身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生态危机。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也有统一的一面,其前提是适应自然的要求,按照自然规律发展经济。人类生存、发展都要依靠生态条件。据科学家考证,从约35亿—40亿年前地球上生命产生起,各个生命体之间、生命与周围环境之间就建立起生态系统,历经长久进化、演变和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直到今天,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必须依赖它而生存。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方面存在两种绝对化的观点:一种是把保护生态绝对化,主张放弃经济发展,完全退回到原始状态;一种是把保护生态边缘化,仍然坚持先经济后生态。这两种观点都不科学。
  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之间有一个兼容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可以在适应生态要求的条件下开展生产活动,改善生活条件。这个范围被称为“生态—经济兼容阈际”,在这个阈际内发展经济,就形成了生态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有两个特点:第一,要在“生态—经济兼容阈际”内发挥功能,超越了这个阈际,就会遭到破坏。在这个阈际内发展经济,就可以实现经济和生态双赢。第二,不能孤立地发挥作用,而需要同科学技术及物质生产力相耦合,形成“全元生产力”系统。因此,我们既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又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依托和运用生态生产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基础形式,是把遵循自然规律与遵循经济规律统一起来的循环经济。从宏观上看,人类是在与自然界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和循环中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必须以一定的物质和能量消耗来支撑。循环经济就是人工再造一个生态循环圈,从中可以开拓出新的经济形态。在这方面,我们目前还刚刚起步,前景是极其广阔的,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也不少。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根据生态要求进行产业和产品创新,大力修复生态环境(发展环保产业),延长产业间、企业间的生态产业链,用生态理念提升传统产业,改造恶劣的生态资源(如治沙、治水),节约资源,发展生态型消费品(特别是食品药品)等。
  在发展生态生产力的过程中,同样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其中首要的是正确处理利益关系。眼下,很多人把生态和经济对立起来,过于看重短期利益,认为生态工程、生态产业、生态产品成本高、效益低。实际上,这是不全面的。科学发展的效益应该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从时段上说包括长期效益、中期效益、短期效益。虽然生态项目的效益多数是中长期效益,相对而言要多花一些成本,但它夯实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而是值得的;有的也有短期效益,如回收废料、生产生态食品;发展循环经济,则既有长期效益,又有短期效益。关键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算好生态成本和经济成本的大账,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山寨”也可以是生产力 2010-12-02
· 赵新朝:老区解放生产力首先必须解放思想 2008-01-14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