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低估中国贸易增长潜力
2011-10-17   作者:清议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9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7.1%,环比下降2.1%。有学者称“这是一个奇迹”,并看淡未来走势。
  不过,季调后的数据表明,9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8.9%,环比增长1.6%。这显然是真实的,也是乐观的。
  出口增长对GDP的作用一是直接拉动国内就业及消费需求,二是透过净出口间接贡献支出法GDP。这当然是十分重要的。
  未来支撑中国出口增长的力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全球制造业生产力转移并不会因为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危机而止步不前。危机当前,美国的大公司现金充裕,贷款利率也十分低廉,但很少有公司愿意增加本土投资,实现生产力回流。因为企业家们非常清楚本土劳动力成本无论如何都处在绝对劣势,何况熟练技工越来越难以寻觅。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消费需求有所萎缩,本土制造业产品的供求关系依然无法改善,对中国廉价商品的需求依然强劲。此外,如果失去了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美国中低收入者上街造反的激情会更加高涨。日本大地震之后的商业动向亦表明,为降低生产成本,应对日元升值,并消化弃核政策所带来的电力供应压力,大企业已经着手启动新一轮海外转移。
  其次,中国制造业体系与综合成本优势在发展中国家中无人能及。人们曾预计类似越南、菲律宾、斯里兰卡、印度等国将会接替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生产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这其中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还有,或许是更重要的,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计划,一方面是为了转移生产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拓展海外销售市场。在消费快速升级的大趋势下,中国在这方面的比较优势恐怕同样是无人能敌。
  第三,许多人担心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是迫使出口减速的要害。人民币升值与人民币国际化是一对孪生兄弟。至少在10年内,人民币国际化更多的途径是提升贸易结算比例。先是重点提升进口结算的比例,待人民币海外结存达到一定规模后,进口结算比例也将大幅提升。毋庸置疑,更多地采用人民币结算进出口贸易,人民币升值的弊端便可以克服。今年的进出口贸易增长之所以依然强势,一定程度上便是人民币结算的功劳。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都说“中国崩溃论”是西方的论调,但国内对现阶段经济持悲观看法的人也不在少数。其实,中国基于人口和流动性两大资源的经济增长“长周期”仍未结束,至少可以看到2028年。此前曾一再强调,出于2028年之后将失去人口和流动性两大资源优势的考虑,中国经济必须在此前加快发展,否则将无法承受此后人口结构高度老化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压力。就目前而言,中国尚有1.5亿人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之下,没有任何理由不重视经济增长速度问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美施压难迫人民币"快跑" 贸易战风险加大 2011-10-13
· 汇丰:中国将在2025年成为全球贸易额最大国家 2011-10-12
· 中国9月份贸易顺差可能收窄 2011-10-11
· 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贸易失衡 2011-10-10
· 美国贸易代表指责中印隐瞒大量贸易补贴项目 2011-10-08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