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家辉坐经济舱与美国欠债无关
2011-09-20   作者:吴江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芮成钢主持达沃斯分论坛时用英文调侃骆家辉,问他坐经济舱来参会是否有意在提醒“美国欠中国钱”,而骆家辉的回复也很“机智”,他表示,作为政府官员,不管是其领事馆的官员还是北京大使馆的,也包括总统的内阁成员,一般的规则就是坐飞机时坐经济舱。
  骆家辉坐经济舱之所以引发国人的热议,归之于文化习惯上的差异,显然忽略了背后的制度因素。当国内相应级别的官员早已成为商务舱的座上嘉宾,甚至还有“让领导先飞”的特权时,坐经济舱的骆家辉显然不仅仅是美国式的低调,而更关系到政府的身份意识与执政理念。
  事实上,对于政府的经济行为,早有经济学家给出过剖析,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廉价政府理论,正是最为经典,也是被现代政府所广为借鉴的。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指出,政府的收入来源于税收,政府和纳税人之间也该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政府活动的成本(征税)和产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要体现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效率性,即政府管理公共事务成本要最小化。马克思则沿用了斯密的这一思想,提出了“廉价政府”的概念。所谓“廉价政府”,实际上就是指一个精简的、成本很低的、不浪费人民血汗的政府。不难看出,从经济层面来看,靠税收供养的政府,天生就应该是个廉价政府。经济舱成为官员出行的一般规则,也就自然而然,并不意外了。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公务车的配置,甚至是政府办公楼的建设与装修等所有环节中。
  基于上述视点,官员出行坐什么档次的飞机,什么等级的舱位,与其说是展示了国家财政的经济实力,毋宁说更多是政府的身份意识与执政理念的体现。政府究竟是昂贵还是廉价,官员究竟是把自己当主子还是仆人,从官员出行的舱位,就不难看出。
  当然,廉价政府从来都不能靠政府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实现,而必须通过完善的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来构建。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舱中走出的骆家辉,其背后的廉价政府理念及相关制度,其实更值得中国政府的官员借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骆家辉:坐经济舱是美国政府一般规则 2011-09-15
· 骆家辉:中国无需担忧美元资产安全 2011-08-15
· 骆家辉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 2011-08-02
· 骆家辉:从商务部长到驻华大使 2011-03-18
· 骆家辉:和中国脱不了干系 2011-03-1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