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中国救不了欧洲”的告诫
2011-09-19   作者:余丰慧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余丰慧

  夏季大连达沃斯经济论坛上一个热门话题是中国该不该购买欧债。而当前,对于中国继续加大对欧洲投资甚至购买欧债,社会各界有着不同的态度。
  笔者注意到,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反对的经济学家有刘二飞。他不赞同购买欧债,认为这相当于买了“白条儿”。著名经济学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李稻葵表示:“盲目地购买肯定不是好事情。”当然,也有赞成的声音,经济学家樊纲就赞成中国应该购买欧债。IMF副总裁朱民15日公开表示支持中国等金砖国家购买欧债。
  笔者认为,中国购买欧债应该慎重再慎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先生也发表了类似意见。
  李光耀明确表示,新加坡不准备购买欧洲债券,同时认为即使中国牵头进行救助,也无法解决当前的债务危机。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因为这表明欧洲难以成为一个整体。即使中国打算救助欧洲,可能也难以成功。这对中国是一个莫大警示和忠告。
  笔者认为,欧元区国家的问题正在愈演愈烈。几个事件交织在一起不排除出现恶化甚至再次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希腊债券危机正在发酵,违约可能性高达98%,有观点认为希腊已经破产。意大利国家债务占GDP比例高达120%,偿债能力已经大大下降,唯一出路是依靠发新债来还旧债,一旦新债发不出去,国债就可能崩盘违约。这些事件交织在一起使得欧元国家焦头烂额,各国之间已经出现分歧。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声音越来越大,正在威胁到欧元区国家的联盟。这就是李光耀所说的“欧洲难以成为一个整体”的风险所在。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欧债危机尽快解决可能性不大。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欧洲央行声明美联储、英国央行、瑞士央行和日本央行打算联手注入美元救助欧洲,但是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态度并不积极。笔者分析其不仅在隔岸观火而且在暗自庆幸。因为,能够抗衡和动摇美元地位的就是欧元,美国搞垮欧元才能保持美元单极世界货币的地位。同时,他的“亲兄弟”英国又没有加入欧元区。几国联手救助就像强心剂,只能管得一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因此,欧债风险显而易见而且短期之内好转不到哪里去。连李光耀这个世界金融中心国家的“老玩家”都不赞成中国购买欧债,中国确实要思忖再思忖。笔者认为,我国可通过购买欧洲国家企业股权、不动产、高科技产品等伸出援助之手。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欧债危机是否重蹈欧洲货币危机覆辙 2011-09-19
· 解决欧债危机应充分发挥“热茶效应” 2011-09-19
· 欧债危机深化 关注美联储议息会 2011-09-16
· 欧债危机不断反复短期宜高抛低吸 2011-09-16
· 欧债动荡月底或渐平缓 2011-09-16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