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创造条件引民间资金入股市
2011-09-13   作者:王勇(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当下,民间借贷不论是规模还是利率都几近疯狂。但不管什么样的投资市场,都必须遵循一条铁律:即收益大风险也大。因此,民间借贷的高息诱惑也同样伴随着高风险。如果民间借贷照此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笔者认为,管理层应多策为民间借贷降温,其中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尽快将民间资金之“水”引入股市之“渠”。

  民间借贷高息“虹吸”闲散资金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乃至全国各地的投资者,都非常积极热心地把资金投向民间借贷,同时,民间投资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民间借贷繁荣的背后自然有其市场理性。诸如宏观调控大环境下的房市投资空间被挤压,炒房无利可图;股市长期低迷,失去财富效应;再如钱存银行,存款利率追不上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增幅;炒作农产品,又遭到政府严厉监管和重拳打击等等。但资本的逐利特性又决定了这些投资或投机资本一刻都不会闲着,它们需要在市场上寻找投资出路,寻找投资收益率更高的项目。于是,民间高利贷就应运而生。目前,月息10%是民间借贷市场最常见的利率标准,一些地下钱庄年息居然达到了180%。根据国家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4倍,那么按一年期的利率计算,4倍基准利率为26.24%;而月息10%,折合年息就是120%,是贷款基准利率的18倍还多。民间借贷利率的暴涨,也形成了一个火爆的高利贷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囊括了商业银行、担保公司、典当行、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及个人,整个链条环环相扣,共同造就了活跃的民间高利贷。在高利贷链条中,担保公司是一个重要的角色,通过担保获取银行资金,然后用于放贷,最终成为民间高利贷的积极推动者。

  股市是引流资金最佳市场

  股市最基础的作用就是通过其财富效应,既为拥有闲散资金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提供直接投资的机会,也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市场。换言之,股市的财富效应,激发了广大投资者纷纷加入到股票投资的行列,从而使股市形成规模庞大的资金源。规模庞大的资金源以及由此产生的融资功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支持。不过,股市形成财富效应的前提条件是,股市必须是健康向上的。只有在股市不断地健康向上的背景下,投资者才能赚钱,才会吸引市场上的闲散资金持续不断的入市。但反观目前,中国股市极其惨淡,阴跌不止,上证指数接连两天创13个月以来的收盘新低,财富效应几近丧失,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稍有风吹草动资金就会从股市大量流出,从而形成了股市与民间借贷市场一头冷一头热的情况。
  究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受外围不断恶化的经济形势的影响。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复苏前景渺茫,这些负面事件的频发,无疑将拉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并对欧美乃至全球股市形成严重打压;二是受股市扩容的影响。在市场如此低迷的情况下,股市融资、再融资方案仍批量登台,仅上周就有8只新股密集发行。此外,9月2日有7家公司宣布再融资计划。民生银行获准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及增发H股,预计金额高达290亿元,其中A股募集资金不超200亿元。另外,6家公司的再融资合计涉及金额63亿元。这样的内外部环境,不利于股市稳定健康发展。所以,要想尽快将民间资金之“水”引入股市之“渠”,这种格局必须尽快改变。

  积极促进股市健康上行

  首先,尽快恢复股市的投资功能。一个健康的市场,应该是融资与投资功能兼备的市场。为此,管理层应采取切实措施,从根本改革当前股市的投资收益低下的局面。具体而言,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积极推进股市的稳定发展,坚持依法治市,让股市运行与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基本一致,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其投资回报。
  其次,调控政策上应确保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今年接下来的时间,各地应继续严格执行“国八条”提出的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效,缓解房价上涨预期。同时,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保质保量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同时,在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大提速的背景下,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轮候制”。财政政策应更倾向于对保障房、区域经济振兴、“三农”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以及中小企业等方面的财税支持,使得投资增长保持平稳,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股市健康稳定上行营造适宜的经济环境。
  再次,充分重视股市供求平衡。鉴于当前股市窘况,建议管理层合理把握股市融资节奏,同时,严把IPO质量关,尤其要严把“二进宫”公司的审核关。此外,股市扩容也应当双向进行,在股市资金供给上开辟新源头,如通过政策鼓励养老金和保险资金入市,在支持股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国民财富的保值增值。可以说,只要股市能够健康成长,其投资吸引力就会不断增强,大机构资金就会进场,那些即将进入民间借贷市场或已经进入民间借贷市场但仍处于游离状态的资金就会被引入股市。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吴晓灵:应给民间资金一条合法进入金融领域的通道 2011-08-05
· 引导民间资金“化身”天使投资 2011-05-19
· 引入民间资金保障房就不差钱 2011-03-08
· 民间资金将向何处去 2011-02-16
· 疏导万亿民间资金 2011-02-14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