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很可能会走上债务违约之路
2011-08-22   作者:王天龙(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一般认为,主权政府的债务风险比较小,因为政府拥有收税的权力,税收收入可以用来还债。如果像美国这样,所负担的债务又恰好以本币的形式存在,那么就可以通过印刷更多的货币来还债,或者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减轻债务负担。
  但这些理由无法掩盖主权债务风险畸高的事实。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所指出的那样,主权债务要比私人债务、甚至比垃圾债券还要危险。笔者认为,未来美国很可能走上债务违约之路。
  首先,主权政府借款没有担保。没有担保物的贷款将显著增加放款者的风险。因为无须担心失去什么,借款的主权国家在使用借来的资金上也会更加随意。促使主权政府按期还款的主要动力,是不想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无法继续融资。但悖论是,有这种担心的国家,通常也都是那些无法通过税收来满足自身支出、面临严重内部治理失败的国家。
  其次,无法处罚作假账的主权国家。就算主权国家的政府隐瞒了实际经济状况,或者操纵了审计和评级,也没有国际法来处罚这类主权国家。希腊通过做假账加入欧元区,引发危机却安然无恙的案例就很典型。
  再次,无法对主权国家进行重组。与违约后对私人借款者的资产执行破产程序不同,目前还没有办法对主权国家来执行破产程序或重组。即使借款国违约,也无法强制履行其还款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有投资者血本无归。
  因此,从历史上看,敢给主权政府贷款的,都是一些有实力的贷款者。要么要求借款国用港口或铁路作为贷款抵押物,要么能动用军事力量来确保对方还款。
  不管美债看起来多安全,其本质仍属这类风险巨大的主权债务。目前美国债务占GDP比重接近100%,根据美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保守预测,到2035年美国债务占GDP比重将达到190%。由于美国债务增长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债务规模持续扩大也将导致债务负担日益沉重。随着美国人口老龄化,高福利社会难以为继,未来美国的财政形势将更趋严峻。
  从实体经济来看,赤字财政政策无法带来持续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过去五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不到1%,就业人口比例从 63.1%降至58.4%。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也未取得明显效果,出现了“无就业复苏”,刺激计划结束后失业率再度走高。财政赤字推动下的政府投资与私人部门竞争经济资源,出现了“挤出效应”,美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出现回落,商业资本净流出美国。
  美国短期内减赤的力度也不会很大。尽管美国经济的首要问题是削减债务和赤字,但减赤行动可能拖累经济增长,因此不会立即展开。
  美国也缺乏保证不会违约的政治体制。本次美国两党的债务上限之争,已经暴露出美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加之极端右翼主义势力兴起,主权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显露。
  更毫无办法来强迫美国欠债还钱。尽管债务负担沉重,但是美国政府仍然维持着庞大的军费开支,“再穷不能穷国防,再苦不能苦航母”。美国举债扩军,不仅是在浪费全球人民用于发展的血汗钱,更是在巩固其军事优势,任何国家都毫无可能动用军事力量来迫使美国还债。
  美国是有违约记录的。根据相关记载,自1917年以来,美国曾有过两次“疑似”违约,分别在1933年和1979年。但实际上,美国最大的违约发生在1971年,其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让美元对黄金贬值。这一次严重违约,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也打开了爆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潘多拉魔盒。
  中国继续对美债投资,可能并不合意。不可否认,目前美债还是相对较好的投资品种,但赚到更多的美元,却难以买到我们想要的产品,结果也不划算。从美国将遏制中国发展的长期战略来看,希望未来美国能够放宽对我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仍将是镜花水月。
  应该果断坚定地加快实施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的战略。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变外汇储备为资源、技术和人力资本储备。更多地到具有地缘战略重要性的区域投资。有选择地适度增持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国债。应该支持欧元区发行统一的欧洲联合主权债券,在欧洲形成一个新的全球性国债市场。同时凝聚亚洲各国共识,在亚洲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深度的国债市场也是不错的选择。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形成机理与启示 2011-08-19
· 八省份公布地方政府债务账单 海南省债务率超93% 2011-08-17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