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通胀还得再加息
2011-08-10   作者:刘振冬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国内是创37个月新高的6.5%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国外是欧美债务危机阴霾不断。政策是首鼠两端地观望,还是抓住重点有所作为?笔者认为,在通胀趋势没有得到明确控制前,宏观政策的放松只是市场的一厢情愿。考虑到前期的一些行政措施的退出,三季度的价格形势不容乐观,在金融市场回复平稳之后,央行9月份还应果断加息应对通胀。
  分析7月份的CPI构成,食品依旧是价格上涨的推手。未来,食品上涨的压力是否能够回落?看看最近一段时间的新闻:金龙鱼领涨食用油,猪肉才稳羊肉鸡蛋开涨,土洋快餐相继提价……恐怕很难轻易得出价格即将见顶回落的判断。
  而且,7月份非食品价格走势也值得关注,除衣着环比负增长,交通和通信持平外,其他5类均上涨,结构性通胀或有向全面通胀转变的趋势,这也反映了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中长期趋势。另外一方面,行政部门对企业的约谈虽暂时打消了企业二季度涨价的意图,但管制只能延缓企业涨价的时点,或是逼着企业减少分量、变相涨价。
  就外部经济环境而言,最近这几周的确不宜轻易行动。但是,在全球金融市场情绪稳定之后又应如何决策?有一点可以比较确定,新一轮量化宽松或许就在眼前。美债危机已经证明美国的财政硬约束,解决美国的经济增长困局恐怕仍在相对软约束的货币政策方面,即QE3上。国际市场也开始谈论英格兰银行(英国央行)量化宽松的可能。此前,日本、瑞士相继表示将进行政策干预以抑制本国货币升值。如果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新一轮量化宽松周期,那么,因欧美债务危机而回落的大宗商品价格,恐怕中期又将重回升势。
  笔者认为,在欧美债务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平复后,国内宏观政策的重心将重新回到既定的通胀管理之上。这是因为,“国内通胀预期依然较强,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旦政策松动就有反弹的可能。”央行在8月初的半年工作会时曾重申,“下半年,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由此看来,央行在8月底继续加息的可能也无法排除。
  另一方面,回顾既往政策调控的进程,决策层往往要在CPI稳定回落3、4个月后才会认为宏观调控在物价方面取得确定性的成效。而眼下,经济学家已普遍将通胀顶点后移到三季度,也有观点认为至少要到十月才能见顶,如此看来年内1到2次加息应在预期之中。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多重压力推高新兴经济体通胀 2011-08-02
· 通胀压力打消货币政策放松预期 2011-08-02
· 治理通胀首在重估CPI 2011-08-01
· 通胀风险与政策调整 2011-08-01
· 外汇局:外储增长不是通胀直接原因 2011-07-29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