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额赔偿寻求市场公平
2011-07-29   作者:赵晶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赵 晶

  一则又一则的事故发生在7月,令人痛心疾首的不仅是事故本身,更有被网友斥为冷血的善后事宜。
  标准过低的赔偿金额成为众矢之的,无论是北京地铁4号线发生的电梯事故还是“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赔偿金额被公众反复推敲甚至责难。
  事实上,赔偿金额过低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市场公平:中海油渤海漏油事故,造成周边若干平方公里的海水一夜之间由一类水变成了劣四类水,按法律康菲公司仅被处罚20万元;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虽引入了惩罚性赔偿,但“十倍价款赔偿”仍然不足以惩戒违法商贩;在上市公司违法违规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方面,国内的立法仍然采用传统民法中的“填平”原则,只补亏损而不谈惩罚性赔偿……
  相关事例不胜枚举,违法成本如此之低,违法所得却如此之高,不良商贩怎能不铤而走险———反正就算被清算,也无非是利润的“九牛一毛”而已。
  这一思维定式在“7·23”交通事故的善后处理中尤为明显。据新华社报道,这次事故中每位遇难者家属获得的赔偿数额,依据国务院《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和《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的规定,由事故赔偿金、一次性专项帮扶款以及爱心捐助款三部分构成,总计人民币50万元。
  姑且不论50万元是否与动辄几百上千的动车票价相符,仅和去年发生的伊春空难每位遇难者96万元赔偿额,就已经几乎相差了一倍。
  有人拿出国外的类似惩罚性赔偿案例进行了对比:1994年,著名的“麦当劳咖啡烫伤案件”,让一位不慎被麦当劳咖啡烫伤的美国老太太获得了270万美元的赔偿;不久之前,丰田“召回门”事件使丰田公司在短短几个月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亿美元。
  高额赔偿的呼声之所以越来越强烈,和我国的市场经济程度越来越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企业的市场经济行为中,由于违法成本过低使其有着攫取非法利润的原始冲动,针对这种逐利天性,天价赔偿能够有效地刹住企业利令智昏的步伐。
  就在动车追尾事故发生之前,著名家具品牌“达芬奇”由于原产地造假和家具质量问题,已经遭到消费者的天价索赔。如果此案能作出惩罚性赔偿判决,相信国内伪造商品原产地的企业多少会有所忌惮。
  从遇难者家属和利益受损者的角度算,无论赔偿金额多少,都不足以弥补他们蒙受的损失。高额赔偿,从经济上说,是给家属一个不算安慰的安慰;从道义上说,是给肇事方一个高昂的警示:让他们以及效尤者时刻被这个天价数字所警醒,竭尽全力地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当然,从投资者角度算,在高额天价赔偿出现之前,经常出门的朋友还是多买一份商业险吧,多少也算是自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专家建议向塑料袋生产商征收高额环境税 2011-06-06
· 征收高额住房空置税是楼市调控最好方式 2011-04-22
· 多少善心被“高额餐饮费”扼杀 2011-04-19
· 齐鲁银行被高额骗贷有没有“内鬼” 2011-01-06
· “零利率”车贷暗藏高额手续费 2010-11-15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