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是猪“拱”起来的吗
2011-07-11   作者:付克友  来源:成都商报
 
【字号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6.4%,创36个月新高。而猪似乎成了通胀攀高的罪魁祸首——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食品类的肉禽及其制品中,以猪肉价格上涨最多,达到57.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37个百分点,占CPI涨幅21.4%。
  专家也指出,国内通胀的动力机制发生了新变化,目前“成本推动导致的物价上涨惯性更大,持续性更强,波及面更广,治理起来更复杂”。意思是说,这头猪带来的通胀是很难对付的。当然,也有专家表示乐观,称“虽然短期内CPI仍将保持高位,但下半年有望逐步回落”。意思大概是,既然供不应求的猪推高了CPI,那么猪肉的加大供应也会令CPI回落。总之,不管悲观派,还是乐观派,都坐实了猪对通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CPI真的是一头猪“拱”起来的吗?猪不是专家,没有话语权,但也不能背黑锅。所谓“成本推动型通胀”的说法经不起推敲。猪肉作为一种食品,当然可能成为劳动力成本的构成因素,食品价格增加,意味着劳动力成本增加,从而带来一系列价格上涨的连锁反应。但这样就能将通胀的板子打在猪身上么?按照这种“成本推动”逻辑,是否也可以说,养猪成本推动了猪肉价格的高涨?因为喂猪的饲料涨价了,运猪的燃油涨价了,甚至杀猪的工钱也涨了……这样推导下去就“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成本推动”的说法的确很时髦。李宁等国内五大知名体育品牌的运动鞋和服装再次涨价一到两成,其理由就是“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与门店租金成本上涨”。进一步追究,还可以怪到猪身上,因为猪肉价格上涨带来人力成本上涨……其实,在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市场,只要没串通合谋,涨价也是一种自主定价权,哪来那么多虚与委蛇的废话?
  一头猪何德何能,以致能左右CPI?假设这个社会货币的总盘子一定,当某种物价猛涨,得有其他一些商品价格下跌才对。但从现实看来,似乎并非如此。猪肉涨价不过是物价百花齐放的一枝。当然,这有去年猪肉供过于求令价格受压,打击农户养猪积极性,从而导致现时供应短缺的因素,但更有在通胀背景下水涨船高的因素。毕竟货币推动物价上涨,从来不是齐头并进。所谓风水轮流转,今天到“猪”家。因此,与其说猪“拱”起了通胀,不如说通胀“贡献”了这头猪。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