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对区域经济带动效应有限
2011-06-29   作者:易鹏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易 鹏

  京沪高铁的开通,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这个投资高达2209亿元的巨无霸项目,外界将其和三峡工程并列。
  但对于京沪高铁的开通,不能期望值太高,要清楚地看到京沪高铁并非万能药。从这两年京沪高铁沿线城市的发展情况可以得到佐证。北京、上海这两大核心城市,这几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一再下探,在31个省市区中基本处于中下的发展速度。而在京沪高铁沿线的城市中,普遍经济发展速度并不快。
  那么,我们选取京沪高铁沿线上几个重要的城市,从其2010年的统计公报上来看。我们会发现济南GDP是3910亿元,增长12.7%,徐州GDP是2866亿元,增长13.9%。南京GDP是5010亿元,增长13.1%。济宁GDP是2542亿元,增长12.9%。枣庄GDP是1362亿元,增长12.6%。从全国城市的GDP增速来看,基本上处于中下水平的增长速度空间。尤其山东的几个城市,更加处于偏低的增速。
  而工业投资来看,济南工业投资667亿元,增长23.2%。徐州工业投资1106亿元,增长25.7%;南京工业投资完成1601亿元,增长23.1%。济宁工业投资738亿元,增长26.2%,枣庄整个第二产业投资408亿元,只增长15.4%。这些数据,对比广大中西部地区基本上在30%以上,甚至40%以上的工业投资增速来看,显得相对较低。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京沪高铁的开通并没有改变整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那就是京沪高铁布局的沿海地区,进入了经济结构优化阶段,承接产业转移的主阵地是在中西部地区,而非是沿海地区,即使是这个区域中,相对不是很发达的枣庄、徐州等区域。而在京沪高铁沿线,唯一保持高速发展的城市天津,更多的是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大项目的投入保持着高速增长,而非是靠京沪高铁带来的契机。
  事实上,之所以京沪高铁的修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轨迹。原因主要是由下面几个方面决定:
  一是目前已经进入了综合交通体系时代,还有航空、高速公路、普通铁路、水运等方式。单纯只靠高铁一项,是很难更大层面的改变资源配置的走向。二是目前高速铁路的布局不单纯在京沪高铁。早于京沪高铁之前就已经开通了武广高铁、郑西高铁等,意味着京沪高铁并非是高铁中的稀有资源,所以横向对比京沪高铁的稀缺性价值大大降低。三是高速铁路在节约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出行的成本。四是京沪高铁的开通,在带来部分低档产业的转移外,对于高档产业,尤其是金融这种高档服务业,反而会给沿线城市带来虹吸效应,会进一步加大向北京、上海的资源聚集力度。使得沿线城市以前存在的一些区域性优势反而丧失。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