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湖泊为什么遇涝满溢遇旱见底
2011-06-01   作者:皮曙初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鄱阳湖只剩下不到1/10的水面,洪湖最大水深只有30厘米,斧头湖、长湖、龙感湖……一座座湖泊干裂见底,一条条渔船搁浅泥滩,渔民们只有望天兴叹。
  同样是这些湖泊,在2010年夏季却遭遇另一番危机:水漫金山,险情不断,频频告急。“洪湖水,浪打浪,这浪要么一拍就拍过了湖堤,要么连湖心的小木筏也拍不动。”洪湖渔民戏谑地自嘲。遇涝满溢,遇旱见底,南方的湖泊怎么了?
  研究表明,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带来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我国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的南方地区,水的时空分布也发生了改变,尽管全年降水总量变化不大,但降水分布呈现短时段、小区域、高强度的新趋势,使南方地区越来越频繁遭遇洪涝与干旱交互的威胁。
  由于围湖造田,围网养殖,过度捕捞,洪湖水面缩小,湖底淤积,水质下降,湖面已不足上世纪50年代一半,平均水深不到2米。洪湖如此,全国的湖泊也大多面临相同的命运。资料显示,全国每年平均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近50年已减少约1000个内陆湖泊。
  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本来就是调节地表水时空分布的天然蓄水池,雨涝时汇聚洪水、存蓄洪水,干旱时供水日用、供水灌溉;然而,蓄水池越来越小、越来越少,调蓄能力降低,湖泊功能萎缩、丧失,只会加剧“天灾”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湖泊萎缩带来的损害后果无法弥补,各级政府也高度重视湖泊的保护,退耕还湖、退渔还湖,但是,暴利面前、政绩面前,填湖造城、填水造楼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一些湖泊在房地产开发的围剿之下继续萎缩,走向消亡。
  古语有云:“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不能只在洪水滔天或者干渴见底的时候,才想起湖泊的面积减小了,湖泊的水太少了。面对极端天气、异常天气频发的状态,修复江河湖泊生态、还大自然自我调节功能,已是迫在眉睫的责任。
  防灾胜于救灾。爱护日益稀缺的湖泊资源,应该像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一样,毫不动摇。湖泊保护,要成为绿色GDP的应有之义,成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爱护“地球之肾”,也是每个公民的共同职责,因此还需要完善湖泊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公众的湖泊保护意识,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八大高原湖泊治污资金到位率低 2008-09-25
· 国务院办公厅:为重点湖泊水环境治理划时限 2008-01-23
· “千湖之国”芬兰:依法治污 湖泊碧水常清 2007-07-18
·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2007-07-13
· 国家环保总局周生贤:"铁腕"治理湖泊污染 2007-07-13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