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物价面前 我们都是弱势群体
2011-05-30   作者:胡不归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记得在上一次油价上涨的前夜,下了晚班的我行驶在回家的路上。在一个路口等绿灯的时候,我发现旁边一辆车的车窗摇了下来,司机望着我,似乎想说什么。我向他投去疑惑的眼光,他向我招招手:兄弟,加油了吗?12点就涨价了!我回答:加了,谢谢啊。
  当时心中有种很温暖的感觉,素不相识的人还这么关心着,谁说深圳是个没人情味的城市?我还记得,当时突然有一首古诗涌入了我的脑海: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呵呵,高油价使人们成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
  事实上,那时我们已经在高物价的环境里煎熬了很久,快两个月过去了,通胀的形势丝毫没有改善,倒是不时地有更多的坏消息传进耳朵。这不,联合利华旗下的产品涨价了,我家里的沐浴液还就是力士的;航空燃油费又上调了,我还打算近期回老家探亲呢;农贸市场的黄花鱼从18元涨到23元一斤了,那可是我女儿最爱吃的……怎么办呢?看来我只有采取以下策略:沐浴液改换其他牌子;探亲就坐火车了;至于黄花鱼,以前一次买四条,现在就买两条吧。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法子呢?高物价面前,每一个普通老百姓,都显得那么弱小无助。然而事实上,除了工资外什么都在涨,你又能逃往何处呢?黄花鱼涨了,难道鲈鱼不涨?力士变贵了,莫非飘柔就便宜?总不能扎着脖子不吃不喝,也不能一身臭汗不洗澡吧?
  是的,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们无处可逃,我们在高物价面前都是弱势群体,那么,谁是强者呢?联合利华?航空公司?卖鱼的小贩?我看未必吧,如果不是上游原材料涨价,我想他们是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在一个竞争充分的市场里,决定商品价格的最重要的因素,除了供需关系,就是成本了,成本涨价,产品能不涨吗?没有哪个愿意做亏本生意的。
  那么,我只能怀疑是我们的通胀管理出了问题,没有从根源上遏制住物价飞涨,没能从全局的考虑来制定政策,换言之,中国利益分配的格局根深蒂固难以撼动,最终,还是只能苦了普通老百姓。
  就拿这次联合利华旗下产品涨价来说吧,在此之前,联合利华还因为放风要涨价收到200万元的罚单,这可比被约谈要严重得多了,可它最终还是涨价了,胆子似乎真够大的。但细想一下,恐怕这也是它的无奈之举:原油等上游产品都在涨,成本增加了,日化产品能不提价吗?我要是它的老总,恐怕更会感到一丝憋屈:事先好意通报一下我要涨价了,结果反而被罚款,得,那我就直接动手吧。
  现在回过头来看,国家有关部门为了抑制物价,约谈啊罚款啊,好像没闲着。但他们约谈的都是什么人呢?方便面企业、日化企业、以及十几家行业协会,对于源头的垄断型企业,却依然如亲生儿子般呵护,这能解决问题吗?再譬如,物流成本的昂贵,是造成农产品等商品价格高企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可这么多年来,国家为什么就下不了取消公路收费的决心呢,还不是各种利益集团的势力在掣肘?
  而这一切的背后,折射的是社会的不公,是该从根本上动手术了。抑制通胀,除了采用相应的货币政策回收超量货币外,最关键的就是要以长远的眼光、全局的视角来进行管理、变革。要摆脱既有利益格局的束缚,要有“大义灭亲”的魄力,而不能一味“护犊子”;对竞争性企业,还其市场经济之真环境,让市场规律去起作用;对社会大众,要减少其税费负担,增加其收入,从而增强其消费能力。唯有如此,物价面前才不会有那么多的弱势群体,公平正义的阳光才能为社会大众所分享。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提振内需政策遭遇物价高企强大掣肘 2011-05-18
· 发改委不能只约民企谈稳物价 2011-05-16
· 全年物价水平或在4.5%左右 2011-05-16
· 年内经济减速或与高物价并行 2011-05-16
· 巨额通道费:隐藏在高物价背后的巨大黑洞 2011-05-03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