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国际板跟创业板“私奔”
2011-05-24   作者:黄湘源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

 
  黄湘源

  “我们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证监会尚福林主席话音刚落,就看市场中国际板概念股连续暴涨,先跟着创业板股票“私奔”而去了。与此同时,大盘却陷入了极度的恐慌。
  这与其说是“国际板推出的条件快要成熟”的一个有力证明,不如说是对未来国际板时代市场风险的一种警示。毕竟,对于“极重融资极轻回报”的中国股市,不管这板那板,到头来都是始乱终弃的“圈钱板”。B股如此,创业板如此,国际板看来也不会例外。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副主席史美伦不理解国际板会成为外企圈钱工具的说法。史美伦虽曾担任过中国证监会副主席,但她对中国股市的圈钱本质还是缺乏了解。内地的股民在一次次的满怀希望然后失望的过程中,对于新生事物已经有了不小的警惕,警惕所谓的市场创新,会不会再一次沦为强势利益团体对弱势投资者的又一次掠夺。“新兴+转型”的内地股市之所以至今犹自荣膺“最佳提款机”之称,其道理也就在这里。
  我国B股市场的建立,在当时条件下本不失为改革开放的创新之举,结果,B股市场最终不仅让绝大多数投资者望而却步,也没有新的企业愿意再在B股上市。其失败的原因并不在于美元计价或港元计价,而是由于其初始目的就只是为了弥补外汇资源不足,而不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更谈不上让国内投资者分享引进国际资本的改革开放成果。B股的“死市”之不幸,至今让人一提起国际板,就不免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恐惧。
  再看“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现在也成了令人扼腕的“破发板”。其表面的原因似乎是“创业的上不了,上了的不创业”,可骨子里的毛病其实是以市场化名义掩护的对圈钱寻租行为的放纵。一些号称高科技企业是否能够应对长期的经营风险,存在不确定性,这不奇怪;奇怪的是,明明是通过虚假包装方式虚增净资产,虚构收入和利润,冒充高成长性,却不仅能顺利通过发审关,而且还可以肆无忌惮地抬价发行,成倍甚至数十倍地超募,然后在上市后立刻变脸,一过禁售期就恶意套现,把一个“空壳”留给投资者。这种“三高”所带来的“破发”,市场为什么能够容忍?
  所以,如果说要当心B股成为国际板的前车之鉴,那么,创业板的弊端无疑更是让人放心不下的心腹大患。我们已经认识清楚,发审机制下的上市“门槛”非但不是隔离风险的防火墙,相反,它不过是在给气球充气的时候勒在口子上的那一条绳,勒紧这条绳子不是意味着不让充气,而只是为了在不跑气的条件下把气打足,让气球飞得更高。在这方面,“三高”过后就“破发”的创业板,就是一个生动的写照。
  在美国市场,苹果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在16倍左右,可苹果公司如果在我们的国际板上挂牌交易,按照创业板的逻辑,市场给出的价格会是多少呢?而如果苹果的发行市盈率在50倍以上,或者更高,那么,全世界的“苹果”又有哪一个不削尖脑袋往中国国际板来上市呢?
  所以说,无论推出什么板,之前都请先解决“三高”发行问题,请纠正“重融资轻回报”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否则,何谈“推出条件成熟”呢?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迎接国际板市场需要告别“恐新症” 2011-05-25
· 国际板似成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1-05-24
· 国际板关键还是顶层制度设计 2011-05-23
· [博客]目前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尚未成熟 2011-05-20
· 别让国际板成为新的提款机 2011-05-19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