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池”交易需要阳光
2011-05-20   作者:吴成良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近年来,一种专门为大客户提供匿名交易的电子交易平台——“黑池”,在美国和欧洲主要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并有拓展亚洲市场的趋势。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电子交易市场运营商Liquidnet的一项研究显示,“黑池”交易的需求在亚洲正不断强劲增长。今年第一季度亚洲“黑池”交易同比增长32%,达到了49.5亿美元的历史高位。
  作为传统证券交易所之外的一种另类交易平台,“黑池”通常由一些大型跨国银行及证券公司创立和营运,其最大的特点是保密性强。证券买卖的价格、数量等信息均不对外披露,资金犹如黑暗池子里的水在流动,“黑池”因而得名。匿名交易给投资者带来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其投资策略被其他市场参与者模仿,从而避免降低或者错失自己的获利机会。“黑池”的主要参与对象是进行大宗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将其理解为重要客户的私人交易场所,交易量一般在1万股股票以上。巨额交易如果在传统证券交易所进行,可能会对市场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但若通过“黑池”进行,买卖盘不用挂出,就不会引发市场震动,投资者的获利几率也提高了。此外,“黑池”运营商收取的交易费用也比传统证交所低,这些都是“黑池”招徕客户的杀手锏。
  可以说,“黑池”交易的出现,迎合了市场上一些特别交易的需要,部分填补了传统证券交易所的空白。因此,“黑池”交易在出现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已经成为美国和欧洲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交易平台,并蚕食着传统交易所的市场份额。
  在亚洲地区,“黑池”交易的影响力还远不及在欧美。业内人士指出,亚洲地区的“黑池”交易尚处起步阶段,但这类交易日趋活跃,预计未来将不断增长。在日本东京、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的市场上,已经有很多“黑池”进驻。据香港证券交易所负责人透露,现已有13家“黑池”在香港运作。去年,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与日本野村证券旗下的Chi—X合资成立一家“黑池”,目标是建成一个泛亚洲场外交易平台,允许成员对新加坡、香港、澳大利亚和日本上市的股票进行交易。
  目前,亚洲地区各主要证券交易所的市场结构和监管规则很不统一,导致区内各市场之间相互“分割”。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无法在几个市场之间进行交易是一个头疼的问题。“黑池”这种替代交易平台的兴起,有助于打破传统交易所之间相互分割的局面。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黑池”交易的进入,将引发亚洲证券交易的一场革命。
  缺乏透明度,是“黑池”交易的致命伤。类似于黑箱操作的交易形式,等于剥夺了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知情权。一旦有人不遵守游戏规则,“黑池”交易就会出问题。比如,一些大客户可能事先知道某只股票要出问题,便悄悄地通过“黑池”把它抛掉,而公开市场的投资者还蒙在鼓里,这对他们来说有失公允。
  总之,“黑池”交易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现实依据及合理性。但是,完全自由的“黑池”交易,无异于大客户的赌场。实际上,本轮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部分要归咎于包括“黑池”在内的另类交易平台。从金融安全角度检视“黑池”的透明度问题,在发展和规范上取得平衡,是全球各监管机构的一项课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内幕交易的青出于蓝 2011-05-13
· 华尔街严打内幕交易的台前幕后 2011-05-12
· 人民币汇率连续三个交易日创新高 2011-05-1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