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数”的保障房为督查落实提了醒
2011-05-13   作者:唐伟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字号
  一些地方应付充数,为中央督查落实保障房建设任务提了醒。看来,保障房要有保障,还得在落实监督措施上有所“保障”,如此,民生才有处落地
  为“充数”完成今年保障房建设任务,包括河南、江苏等在内的部分地方政府将之前在建的教师宿舍、企业员工宿舍等统统纳入保障房房源,结果虽然2011年的保障房任务能够完成,但实际的保障房新增量并未明显增加。(5月12日《云南信息报》)
  保障房不够,职工楼凑数,这就是一些地方交出的“答卷”。在保障房建设任务下达之后,一些地方先是习惯性地哭穷叫屈,之后就是借鸡生蛋,变着花样糊弄应付。假若一切凑数的保障房都能算数,那中央政策的权威性无疑会受到挑战,重要的是,苦苦期盼的无房者最终还会再度失望。
  2月24日,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省级政府签订了今年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将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分解到各地。这意味着保持观望之态的地方已经没有退路。在巨大的挑战面前,一些地方不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想办法,找出路,而是“功夫在诗外”,一门心思打政策擦边球,将本属于政府公共财政的事,转嫁给企业和社会。石家庄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影响城市规划的,可没收可作为保障性住房;而河南、江苏等地却将教师宿舍、企业员工宿舍用以“凑数”,都使保障房政策在执行中发生异化。
  无论是“没收违建”还是“拉郎凑数”,做法不同却殊途同归。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采取了“拿来主义”,将已有的资源拿来凑数。就比如战争年代,为了拼凑齐一定数量的队伍,就采取“抓丁”的做法。数量虽齐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南郭效应”影响了整体质量,甚至形成了负面效应。
  大力兴建保障房,不但是因为这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重要在于这更是调控房价的一种手段,有助于稀释现在楼市格局,达到价格中和的作用,倒逼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依附,在经济结构上下更大的功夫,花更大的力气。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政府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做法,却与之背道而驰,“凑数的保障房”不是资金短缺所逼,而是随便应付的态度和弄虚作假的工作作风使然。
  资金注定不是大问题。在一系列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面前,一些地方政府总是不差钱。从拆了又建的各种标志性建筑,到毁而复建的名胜古迹,再到大兴土木的人造风景,动辄几亿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一些地方政府目前所表现的态度,还是“心理病”在作怪。一方面,民生工程不是形象工程,虽有民生效益,却少有政治效益,更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这其实是“土地财政”思维的延续,过多的保障房投入和建设,势必形成连环效应,使既得利益受到短暂阵痛。
  教师房、企业员工宿舍当然也是保障房,但此保障非彼保障,针对特殊群体的政策没有普适性。特别是企业员工宿舍,自建性和随机性是其主要特点,跟政府保障没有什么关系。政府保障应具有“普惠性”和“兼济性”,本意是让所有无房者都因此“居有其所”。“凑数”的保障房让“保障”失却本意。其实,下达任务本是促进工作的一种手段,其目的还在于达到“保障”,若保障未有实现,数据再光鲜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些地方应付充数,为中央督查落实保障房建设任务提了醒。看来,保障房要有保障,还得在落实监督措施上有所“保障”,如此,民生才有处落地。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西安探索商业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 2011-05-13
· 保障房分配的“困局”与“破局” 2011-05-13
· 注水的保障房让任大嘴预言成真 2011-05-13
· 保障房:8000亿社会资金没头绪 2011-05-12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机”评估与我国供给型财政政策·[思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4个问题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