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控制高房价进行到底
2011-05-12   作者:赵海均  来源:搜狐博客
 
【字号
 
  赵海均

  近年来,面对日益高涨的房价,政府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政策打压措施,特别是在资金供应上一再紧缩,但是目前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仍然在环比上涨,特别是一些二、三线城市,房价仍在以较大幅度上涨。中国指数研究院搜房数据监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所监控的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8773元/㎡,环比上月上涨0.40%,其中环比涨幅居前的城市基本上都是二、三线城市,涨幅超过1%的城市皆是二、三线城市,邯郸、菏泽、湘潭、呼和浩特、郑州等城市,涨幅皆在1%-2%之间。
  房价在一定程度上是民生社会的头等大事,如果不能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势必影响未来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控制房价,惠及民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而政府最近也再次承诺要做好房价调控工作。“五一”期间在考察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时,胡锦涛主席强调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要优先解决好。温家宝总理说,中央提出要保持房地产价格基本稳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要把一些地区过高的房价降下来、使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国家主席和总理的表态,一方面表明政府关注着百姓的住房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房价问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说实话,现在治理房价确实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因为从整体上来说,中国经济正处在一种高亢的过程中,如果严厉紧缩信贷,将威胁到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不控制,会造成资金泛滥,进而使物价全面攀升,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会恶化民生状况,更会影响到未来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在眼下或者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控制房价或者不停地打压房价,这项工作是不应该放松的,然而现在对房价的控制,还应该采取更多的实质性措施。
  从短期来看,对于住房问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土地供应方式和价格形成机制加以合理调整。在当前事权与财权不对等的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仍然难以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总想把土地价格抬上去,而“招拍挂”的土地供应方式更是助推了地价的上涨。正因为如此,中央政府无论花费多大的努力,如果不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有序改革财税体制,不断调整土地的供应方式、数量以及供应的价格,特别是改革“招拍挂”的土地供应方式,那么房价调控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令百姓满意。
  从长期来看,要认清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通过发展模式的调整转变来解决住房问题。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不仅住房需求日益增长,其它社会问题和矛盾也是层出不穷,因而住房问题决不只是一个单方面的问题,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的综合反映,不仅与市场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速度太快,周期太短有关,也与中国的金融市场不发达等其它方面有关。这些问题解决起来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调查研究,通过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来解决现有城镇人口以及农村人口城镇化的住宅需求,并减轻或者化解其它社会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和进步。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转变我们的城市发展模式。
  纵观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城市的不断发展,其外延不断扩大,同时不断地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与渗透,也就是我们形象而言的“摊大饼”模式。根据历史,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扩张的;二是围绕大城市四周不断发展的小城镇,伴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提升,逐渐增强了吸纳人口和扩大就业的能力,形成一串各具风格和特色鲜明的卫星型城市带,也就是我们形象而言的“串葡萄”模式。这也是未来比较新型的大城市扩张和城镇化方式。
  我国目前一些大型城市的扩张模式主要采取的是“摊大饼”的方式,即从城市中心向外不断扩延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大型城市以聚集功能为中心的条件下有其客观性和合理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后在某些方面还会继续发挥作用。但是如果无限制地扩大,就会造成所谓地“城市病”,即城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城市管理难度加大、治安环境日趋恶化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地价上涨,房价飙升也就在所难免了。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我们应该适时地调整城市的扩张发展模式。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要通过发展来解决问题,不断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了,城镇的条件改善了,原有城市中需求比较集中,价格比较高的状态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向。但另一方面,最根本的还是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把城镇化引向未来新型城市、新型城镇和新型农村的发展道路,也就前述的“串葡萄”模式。只有这种引导加快了,方向正确了,才能够有效改变现在的大城市病,更好地满足居民的住宅需求、平抑房价。其实,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住”和“行”已成为引领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将会改变人类目前和未来生存态,成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坚强支撑。
  倘若上述各项工作能够合理到位,那么住房问题,特别是城镇职工的保障性住房问题以及农村许多种地收入人口的住房问题,就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从而最终使广大百姓能够在合理合适的价格范围内拥有自己的住房,安居乐业!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深上调首套房贷利率或促房价回落 2011-05-11
· 渝房产税运行三个月房价下降10% 2011-05-11
· 套索悄悄收紧 房价下半年或下跌 2011-05-10
· 九江中石化拟团购数千套住房 价格约为周边六成 2011-05-10
· 调控留缺口 三四线城市房价补涨 2011-05-05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机”评估与我国供给型财政政策·[思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4个问题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