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因素影响后续货币政策力度
2011-04-15   作者:阎岳  来源:证券日报
 
【字号
  “当前,增长速度和就业都处在合理水平,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是关键,是第一位的。当然要充分估计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避免政策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温家宝总理在周三(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强调。
  业界专家分析认为,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继续强调货币政策和通胀问题,消除房价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仍是目前的政策重点,但温总理也提出要避免政策叠加影响经济,因此货币政策的力度变化,除了考虑通胀形势以外,还会考虑经济增长是否超预期。由此,滞后效应和前瞻性将成为影响后续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的两大因素。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控制货币总量和改善结构的关系、抑制通货膨胀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社会融资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既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又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的合理需求。
  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央行已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4次加息,期间还实施过差别准备金率。今年以来,央行也已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尽管3月份M2增速从2月份的15.7%会升值16.6%,但货币乘数在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已明显减小。由于今年M2设定的目标是16%,因此从这个指标看,调控的效果非常明显。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央行4月份加息意在控制流动性、缩小负利率以及缓解通胀。他判断,“紧缩”政策已经接近尾声。
  专家们分析认为,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之前,决策层曾在各地调研经济工作。因此,“避免政策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应是对实体经济呼声的一种回应。在前期密集进行货币政策调控后,也确实需要考虑这些政策的滞后效应,因为任何政策发挥作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至于货币政策的前瞻性,这是央行多次强调的,在采取这些措施时应该已有所考虑。
  尽管在后续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方面会考虑其滞后效应和前瞻性,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宏观调控必须坚持的方向,关键是要把握好调控的力度和节奏。虽然目前M2增速趋近调控目标,但成果需要巩固和加强,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大环境没有改变。
  此外,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既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因此,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从控制货币等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综合应对国际国内物价上涨压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
  总而言之,后续货币政策要在防通胀、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房地产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放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既要实现调控目标,又不能对实体经济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既要充分估计滞后效应,又要具有前瞻性。这需要高超的调控艺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考量社会融资总量 推动货币政策有效执行 2011-04-15
· 货币政策差异引发市场动荡 2011-04-15
· 考量社会融资总量推动货币政策执行 2011-04-15
· 切实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 2011-04-14
· 国务院: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1-04-13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借鉴美国经验完善发行审核机制·[思想]胡舒立:日本强震与“经济海啸”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