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主任“做检讨”的分量
2011-03-08   作者:蔡方华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谈到少数地方以拉闸限电搞节能减排时表示,虽然那并不是发改委的初衷,但他要“如实地向社会做出检讨”。作为国家部委的负责人,张平这种敢于面对工作失误,并公开承担责任的做法,给社会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去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节能减排两个硬指标的验收阶段。一些地方由于担心不能完成单位GDP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这两个约束性指标,就开始在居民用电上动歪脑筋,拉闸限电的做法一时为多个地方所仿效。拉闸限电虽然从效果上也能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但是却歪曲了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本意,它在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的同时,也变相“庇护”了那些能耗大、污染物排放严重的行业和企业,给节能减排的长远目标埋下了隐患。这样的做法,理所当然应该受到批评和制止。
  正如张平主任所说,拉闸限电并不是发改委在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时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扭曲的地方对策可能也出乎政策制定者的意料。按理说,发改委本来无须为地方政府的错误做法埋单。但是,由于发改委是节能减排的主管部门,对于发生在这一领域的诸多问题负有总体上的责任。同时,在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也未能充分考虑它在地方上可能引起的异常反应,前瞻性和预见性略有欠缺,因此,发改委为拉闸限电的事情做检讨也不算很冤。
  当然,更有意义的是,发改委主任这种承担责任的姿态,实际上还是一种勇于纠正工作失误的态度。如果发改委以“并非初衷”为由,远远地把担子推到一边,他们也就没有纠正地方错误做法的动力和压力,没有修正政策导向的足够警醒。这对于节能减排工作的全局性指导无疑是不利的。
  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指标进行层层分解,是近年来经常采取的做法。指标分配到位,地方上才有压力。但另一方面,如果单纯用指标说话,而不对地方的“对策”设禁区,良好的全局性政策有时也会引发变异的行政反应,甚至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比如,国土资源部门从2006年开始实行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其初衷是为了增加耕地总量,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的规模。但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在土地饥渴难以遏制的背景下,增减挂钩变成了地方政府不计后果地获取用地指标的游戏。地方政府大搞土地财政的同时,大批农民却“被上楼”。增减挂钩和“被上楼”之间本来不该有什么逻辑关系,但在现实中,它们却成为一对令人深思的因果。这样的局面提示人们,公共政策的制定不仅要期望最好的结果,还应该预料最坏的后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引入公众的意见,以最大限度减少失误。
  国家发改委及时叫停拉闸限电,国土资源部对增减挂钩实行清查整治,都是弥补政策漏洞和增强工作指导性的做法,也是公共政策的自我纠偏。但对于公众而言,他们不仅希望看到行政机构以实际行动纠正工作失误,更愿意看到有人勇于为政策失误承担责任。不让责任虚置,才不会导致决策的轻率。由此而言,张平主任“做检讨”显示了责任政府的应有之义,因而具有特殊的分量。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发改委调低部分药品价格 2011-03-08
· 发改委宣布降低百种药品零售价 2011-03-07
· 发改委:2月CPI或"更低一些" 2011-03-07
· 发改委:2月份CPI或低于社会预期 2011-03-07
· 发改委:2月CPI或"更低一些" 2011-03-07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十二五”开好局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思想]通胀是资产价格泡沫的杀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