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应和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
2011-02-16   作者:蔡永飞(法学博士)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
  “两会”召开在即,城市化问题成为媒体聚焦热点。2月14日的《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城市化不能“大跃进”》的报道,重点关注了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笔者十分赞同城市化不能“大跃进”的观点。以笔者之见,现阶段城市化问题,仍然是完全以城市为中心的片面的城市化、而不是统筹协调城乡全面发展的城市化的问题。
  现阶段在一些地方出现的城市化“大跃进”,其实就是掠夺农村资源的“大跃进”。以取得农村土地为目的的城市化,是一种典型的完全以城市为中心的片面的城市化。这一城市化思路,其实和实行人民公社制度以及早期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是一样的,就是要让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
  的确,以城市为中心来推进现代化建设并没有错,率先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规律。问题在于,如果资源长期仅仅从农村单向流向城市,在导致农村资源濒临枯竭的时候,农村市场无法消费城市工业品,而城市市场已经饱和,城市的工业化就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多数人口在农村的国度,片面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不仅让农村居民不能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是不公平的,更重要的是,不能启动巨大农村市场对于城市工业化的拉动作用,也是十分不“经济”的。
  所以,在我国城市工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下,中共中央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早在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就作出了我国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阶段的判断;从2004年起,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主题,力推各种资源向农村流动。可惜的是,一方面片面的城市化本身存在着惯性,另一方面,总有些人习惯于被盲目的惯性所裹挟,看不到新的发展阶段的前进方向。
  显然,如果人们能够从“片面的城市化”转向“全面发展的城市化”,那么就要努力让资源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按照统筹、协调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城市政府在制定城市化规划的时候,同时还应当规划新农村建设;如果说工业生产应当集中在城市的话,那么,现代生活方式却并不是城市的专利,在规划城市吸纳农村资源的同时,也要规划把城市生活方式推广到农村去。如果能够让生活在农村区域的人们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那么,城市工业就将获得巨大的发展动力,这应当是现阶段那些推进片面城市化的人所想象不到的。
  当然,笔者所期待的“资源向农村流动”,除了经济发展资源以外,更多是公共服务资源,还有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经济发展资源,首先是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要的资金、技术、设备等等。但其实这在现阶段并不是最迫切的,因为现阶段我国城乡差别突出体现在公共服务方面,如果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等能够达到城市的水平,那么即使农民收入比不上市民收入,也不算什么了。而如果农村区域的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或者接近城市,那么,农村的生活环境会比城市更有吸引力,过去向往城市的人们可能转而向往农村了。只有当整个农村区域的人口素质达到与城市基本均衡的时候,城乡差距才能够最终消失。允许和引导城市文化精英流向农村,应当成为今后推进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关键点,城乡分隔的人口政策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事实上,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正是经历这样的发展阶段,在美国,发达城市如纽约、芝加哥,恰恰是高收入者居住在郊区,住在市中心的反而主要是较低收入的工业劳动者和低端服务业者。而在旧金山、洛杉矶这样的地方,“城市”和“农村”并没有什么差别,很多市镇是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
  如果我们能够按照统筹协调城乡发展的思路齐头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我们就应当得到很多旧金山、洛杉矶这样的城市,而旧金山、洛杉矶所在的美国加州,正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国城市化“要把选择权留给农民” 2011-02-16
· 推动中国城市化的重要制度保障 2011-01-27
· 华生:目前的城市化方式是强拆屡发根源 2011-01-17
· 增减挂钩的城市化存重大漏洞 2011-01-10
· 城市化:被征地农民暴富后的空虚 2011-01-05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王迎晖:连续降雪相当于一次加息·[思想]从进口产品量价看结构优化紧迫性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