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教师吃空饷牵出的多重问题
2011-02-16   作者:李星文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教师在编不在职,拿着财政薪水,却在从事第二职业;校长放任教师停薪留职,隐瞒不报,截留教师工资作学校收入或中饱私囊;教育局默许学校行为,或参与联合吃财政空饷。这种教师吃空饷的现象,目前在湖南永州不少地方普遍存在。近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辗转永州多个县、区,探查了这一灰色地带的运作轨迹。
  这些年来,国民的逐利意识上升、公德意识不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有这样的大背景在,善良的人们还是希望从事教师、医生等职业的人能成为俗世滔滔中的中流砥柱。人们总觉得,教师是塑造心灵的贤者,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天使,他们理应比普通人有着更高的道德操守和自律精神。不管这种认识有没有充足的依据,每当教师或者医生们卷入行止不端或者贪婪成性的事件时,人们总会觉得更加痛心疾首。
  那些拿钱不干活的教师必须受到谴责,那些截留教师工资中饱私囊的校长们堪称无耻,那些参与了吃空饷的教育局官员已经涉嫌违法犯罪。他们的行为污染了教育系统的风气,也给地方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无谓地消耗了纳税人的血汗钱。更严重的是,有能力的教师停薪留职去别的地方挣外快了,必然造成优质教学资源的流失;而没能走掉的教师也会因此而无法安心教学,投入程度大打折扣。如此一来,当地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保证?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前程怎能不受影响?永州的人才培养和发展后劲怎能保证?
  面对记者的追问,一位教育局长竟反问:“空饷吃的是地方财政,不是国家财政,关你记者什么事?公务员吃空饷的更多,你们记者怎么不去关注?”是非不分还理直气壮,局长的认识当然是十分错误的。不过这位局长愤怒而“委屈”的表态,也引人思考另外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吃空饷似乎已是社会的普遍现象。从局长不满的言说、网民愤怒的跟帖、以往一些媒体报道中可以发现,吃空饷不仅仅存在于学校中,而且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大量存在。在某些单位,这是领导的生财之道。在另外一些单位,这是某些有关系、有背景的员工的特权。它甚至已经形成了某种“见怪不怪,法不责众”的默契,局长被问及此事时大为生气是他的本能反应。
  其次,吃空饷是硬币的一面,中西部地区教师收入低是硬币的另一面。依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权威数据,按大行业划分看,2009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工资是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工资的4.7倍;按细分行业看,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证券业是最低的畜牧业的15.93倍。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实已超过了正常界限,而教师在行业收入排名表上的位置并不靠前。中西部普通乡镇中学教师的工资也就两千多元,而在发达地区打工的农民工的工资可能还更高。有些教师为了寻求更高的收入而前往沿海地区教书,而他们原有的工资就成了学校或者领导的囊中之物。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收入水平低客观上推动了吃空饷机会的生成。事物的成因是复杂的,革除弊端还需综合治理。
  教师吃空饷不只存在于永州一地,吃空饷也不仅仅是教师和校长们的专利,这已是大面积存在的积弊,是半公开化的秘密。究其根源,则是法纪松弛、社会不公、特权横行,是诚信意识淡薄,钻空子意识全方位渗透到社会肌体中。沉疴已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行的,正本清源是必由之路。在严肃查处永州教师吃空饷事件之外,更艰苦的也更重要的任务是整肃特权阶层、消除社会不公、重建游戏规则、重塑道德诚信。永州吃空饷事件虽然只是一只小小的“麻雀”,它牵涉到了中国社会中方方面面的弊端,不可小视,不宜草草收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教师节 博库送"老师的健康枕边书" 2010-09-07
· 公司6年零纳税 禹晋永遭高校教师举报诈骗 2010-07-28
· 女教师真的“自愿”去当迎宾小姐吗 2010-04-08
· 侵吞幼儿伙食费亏教师下得了手 2010-03-23
· 教师交流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 2010-02-25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王迎晖:连续降雪相当于一次加息·[思想]从进口产品量价看结构优化紧迫性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