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被迫惜贷谁倒霉?
2011-02-11   作者:钮文新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钮文新

  如今中国的银行业,是在用47.9万亿元的贷款,养活着71.8万亿元的存款,存贷差额高达近24万亿。这24万亿元存贷差额当中,有13.6万亿元是法定存款准备金,随之三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已达3%,相对于1.62%法定存准利息而言,银行13.6万亿元资金估计已经出现亏损。
  另外,按照去年12月底的统计数据,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2%,涉及金额1.43万亿元,这部分资金利率只有0.72%,显然亏损更加严重。也就是说,银行至少有15万亿资金处于负效率运营。除去这15万亿元,加之少量库存现金,估计在货币市场运营的资金应当在8.5万亿元,这部分资金按现在的货币市场利率应当有相当的盈利,但由于货币市场利率大起大落,所以盈利十分不稳定。
  算这笔账的目的是想说,银行目前的经营压力很大,可以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压力。这一定会迫使银行“惜贷”,当然,这个“惜贷”不同以往。以往银行“惜贷”出现过,比如金融危机发生之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事实之前的一段时间,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一段时间,那时银行“惜贷”主要是担忧信贷风险,是主动性“惜贷”。现在不太一样,银行“惜贷”主要出于没钱可贷,是被动性“惜贷”。
  少量的信贷额度要背负巨额的存款成本,这显然需要银行不断地增加风险偏好,以谋求更多的存贷息差收入。前不久有朋友告诉我,说现在银行更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而不愿意给大企业贷款。原因很明确,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银行向上定价的能力比较强,而给大企业贷款,收益比较低。
  但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传来的消息似乎并不乐观。传统加工业手里有订单,但却找不到资金开工。
  为什么一面是银行信贷向中小企业倾斜,而另一方面却是中小企业缺钱?其实,在银行的眼中,所谓中小企业也是“很大的企业”。比如工商银行,它们所定义的小企业一般都是自有资金规模5000万以上,年销售额2亿元以上的企业。这样标准的小企业,中国实际并不多。
  像温州的加工企业,能有1000万自有资金规模的企业已经不算小了,而在大银行眼中,那简直就是个作坊,根本就不是企业。而在普通百姓以及我们的眼中,似乎这类企业才算是中小企业。
  从以往的经验看,只有信贷特别充分的情况下,那些微型企业才可以获得一些资金。当然,它们获得的资金主要不是来源于规范的银行,而更多的是“民间融资机构”,但也只有信贷充裕之时,民间资金才会比较充裕,比较便宜。而现在,银行信贷高度紧张,民间资金需求量增大,价格也高得不得了,所以那些不在银行视线中的微型企业,自然缺钱。
  对于长三角、珠三角这样的历史上小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而言,如今已经时过境迁。大量的小企业倒闭,已经使得当地的小银行贷款日趋谨慎。客观地讲,现在中国银行市场的现状是:大银行的风险偏好在不断提高,以期更高的收益;而小银行的风险偏好在不断降低,以避免因小企业倒闭而增加自身的风险。
  所以,贷款紧缩后最倒霉的当属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小企业。大银行不搭理它们,小银行怕搭理它们,民间资金成本又无法承受,而等待着它们的命运不言而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专为中小企业写的决策心法 2011-02-01
· 银川市大力支持地方特色中小企业发展 2010-12-27
· [博客]深市有必要开办中小企业国际板 2010-12-24
· 深市有必要开办中小企业国际板 2010-12-24
· 推动中小企业发展需从政策落实出发 2010-12-15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吴敬琏:改革要让老百姓富起来·[思想]周其仁:“伊拉克蜜枣”与治理通胀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