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加息使理财选择更逼仄
2011-02-10   作者:鲁宁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

 
  鲁 宁

  央行再加息“动如脱兔”,着实在新春上班第一天让国人领教了兔年别样的特质。
  鉴于去年10月下旬和12月下旬已两次加息,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已成定局,本次加息并不意外。
  撇开本周末或下周初公布的CPI数据会更难看,也不计新年首月全球市场基础性生产生活资料呈普快涨之“坏”,只消略微品一品温总理今年2月1日在新春团拜会上“要坚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的狠话,以及其第二天考察山东时强调“今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是稳定物价”的重话,本次加息乃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且时机拿捏恰到好处。
  物价的控制对百姓是生活苦乐的问题,对政府是执政能力考量,对国家则事涉社会稳定。无论从何种角度考量,百姓、社会、政府、国家抗通胀之根本利益高度契合。
  抗通胀任由市场供求关系自发调节,那叫不顾国情讲昏话、胡话、不负责任之话;继续动用行政手段直接打压物价,那叫开倒车。前路有《价格法》挡道,除去对哄抬物价行为严厉监管,可动用的行政手段已屈指可数。
  于是去年春天起,央行多次动用货币调控手段,连续采取货币“从量”调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从价”调控----上调存贷款利率。基于行政调控手段匮乏而“从量”及“从价”调控货币流通却具备较大伸缩余地,故可断言,今年之内,对称的(存贷款利率平行上调)和非对称(如本次存款利率上调大于贷款)加息还将持续进行。
  连续加息提高企业间接融资成本并反映为投资热情消退,这对淘汰落后产能转变增长方式有利,但对提高劳动者薪资福利不利。本次央行之所以采取非对称加息,其投鼠忌器之复杂心态不言而喻。
  连续加息为“温水煮青蛙”式的房价调控再添砝码,其外在机理是继续抬高楼市投机成本,其内在机理犹如釜底抽薪——把更多炒楼资金驱赶到受“十二五”规划鼓励的新兴产业中。只是,凡事有利有弊,短短4月余三次加息,明显加大了首套自住房房主偿还月供之压力,何况加息仍呈“进行时”。
  连续加息无异于抽取股市、期市之血,抽期市之血乃加息附带收益利于稳定物价,抽股市之血谓典型的“错杀”,常言道加(降)息也是一把双刃剑正是这意思。
  连续加息会使百姓理财选择更趋逼仄,以炒股为例简述,宏观层面,连续抽血必连累股市整体走势;微观层面,甭管货币政策如何倒腾,股市“小行情”仍将一波接一波轮番上演。譬如受“十二五”规划关照行业,基础性生产资料及资源类上市公司股票,“小行情”之轮番演绎对中小股民极具诱惑力。但中小股民很难把握入市恰当时机,一步踩空步步踩空,最后“赔了夫人还折兵”。股民难当基民亦然,个中道理不赘。
  当房民、股民、基民、期民乃当下百姓理财首选,既然宏观政策走势已大致决定了今年“四民”不易当,对大多数余钱有限的民众,在新一轮加息周期内,不妨踏踏实实当个“储民”。虽说再连续加息也不可改变“负利率”之严酷现实,但把血汗凝结成的余钱存在银行——在宏观政策走势不易把握之时,还是相对安全。
  不过,存钱也讲门道。国内银行逢降息即刻“闻降起舞”不容商量,逢加息从来装傻一根筋——简单讲,余钱存银行定期,降息时银行立即自动下调定期利息,加息则须由储户主动“转存”——所言“门道”正在此——加息周期内,大多数情形下,动态和静态都相对划算的“转存”周期乃三个月最宜。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加息的效果尚待观察 2011-02-10
· 加息累积效应加速物价见顶 2011-02-10
· 加息对于股市的负面影响在减少 2011-02-10
· 加息不会对中国铜需求造成负面影响 2011-02-10
· 加息“接力棒”向英美传递 2011-02-10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梅新育:解决失衡何须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关键在政府转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