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预期不减 加息压力难除
2011-02-09   作者:阎岳  来源:证券日报
 
【字号
  央行宣布,自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春节前,各方就预测1月份CPI涨幅将再创新高,加息也将接踵而来。
  加息被认为是管理通胀预期的重要手段,而存款准备金率则是管理流动性的方法。央行已于今年1月中旬启动年内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今日加息也接踵而来,这一方面表示央行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货币政策要转为稳健,货币条件要逐步回归常态,另一方面也显示出通胀不减,加息压力难除。
  今年通胀难以管理的主因之一就是货币问题。为此,央行提出的“在宏观调控中需要更加注重货币总量的预期引导作用”、“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是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确实是切中了流动性和通胀的要害。
  现代经济条件下,货币作为一般支付手段,其数量和流通速度反映了一定时点具有支付能力的社会总需求。在供给因素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一定时点货币量的多少大体反映了影响通货膨胀程度的社会总需求水平。通胀水平除了与货币等需求拉动因素有关外,还与供给冲击、成本推动、劳动生产率等供给因素密不可分。在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背景下,供给因素对通胀的影响值得关注。除去上述因素外,造成通胀的根本原因还是货币问题。因为货币投放是全面的,各方面都有渗透的,有的价格先起来,有的价格晚起来。大量资金释放出来后,第一个效应就是修复价格。
  修复价格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调整基准利率。因此,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抑制通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息。
  2010年CPI同比增长3.3%,虽然总体并不高,但通胀的苗头却十分明显。
  从去年7月开始,CPI一路上扬。为控制通胀预期,央行于去年10月19日宣布34个月来的首次加息。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10月的加息幅度不是以往惯用的0.27%,而是国际通用的0.25%。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银行业利率的计算天数一向为360天,从这次开始央行选择加息25个基点,暗示央行将在未来选择国际惯例的365天的利率计算周期。
  随后报出的11月CPI涨幅创下28个月新高,达5.1%。当时加息预期达到顶峰,市场普遍认为央行会立即出手。然而,央行在数据公布的那个周五却没有任何动静,直到12月25日才宣布再次加息0.25%。这次加息使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50%提高到2.7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也提高到5.81%。
  再加上央行此次加息选择的时点来看,管理通胀预期才是央行祭出加息这一手段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日前召开的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将稳定物价列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央行几大主要任务之首。会议提出将“稳物价”列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大主要任务。分析人士认为,稳定物价是一国中央银行职责所在,今年物价水平不容乐观,这是我国央行将稳定物价列为今年主要任务的原因。
  现实情况显示通胀压力现在是有增无减。由于通胀预期下物价上涨惯性、一二月份元旦春节的节假日效应,以及低温灾害天气的影响,今年头几个月物价上涨的压力正在进一步增大。从2010年11月开始,CPI中非食品价格的涨幅开始有所扩大,如果这种趋势延续的话,其将与食品价格一起助推CPI涨幅进一步扩大。
  稳定物价总水平被放在今年金融宏观调控更加突出和明显的位置,这凸显当前物价形势不容乐观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持续、较快回升,我国出现了通胀预期加大、通胀压力上升等问题。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持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又使国际流动性溢出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加剧了输入性通胀压力。”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接受《中国金融》采访时指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分析,“如果2010年下半年新涨价的态势延续至2011年上半年,保持在3%~4%的水平,2011年上半年CPI将会直接挑战6%~7%的高位,尤其是一二月份的物价数据应该都在6%以上。”
  周小川强调,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转为稳健,应对通货膨胀问题还有一些其他政策。央行将把通货膨胀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但这需要时间。央行不排除任何一种货币政策可能性。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要把把控制物价较快上涨放在宏观调控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考虑前期货币存量增长较快的潜在风险和逆周期调节需要,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保持合理适度的利率水平为稳定价格总水平、管理通胀预期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央行表示。
  央行选择在春节后加息,意味着只要通胀压力不减,短期内再度加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时,去年和今年连续三次加息以及后续的加息预期对股市和楼市的影响将会逐渐显现出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通胀压力下年终奖莫乱花 短期理财比存活期强 2011-02-01
· 周小川警示通胀率可能进一步上扬 2011-01-31
· 人民币过快升值难解通胀压力 2011-01-31
· 抗通胀 2011年应量化基金组合 2011-01-30
· 提前谋划“通胀生活” 2011-01-28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梅新育:解决失衡何须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关键在政府转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