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生:全球经济失衡下的中国再平衡战略
2011-01-19   作者:记者 方烨 实习生 张彬/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中国深受全球经济失衡之害

  张燕生说,中国过去潜在GDP是8%到9%。2003年到2007年期间,中国的潜在GDP是多少?审慎一点的学者说10%左右,乐观一点的学者说绝对是高于10%,长期均衡趋势是高于10%。美国潜在的GDP在IT革命前是2.5%,经济繁荣期间达到了3.5%,泡沫经济时期达到了4%以上。从1990年开始,美国的房价年度平均水平就没有降过,2000年上半年美国的GDP高达6%,下半年美国的GDP跌到了1.6%,但是美国的房价却暴涨。
  从1990年到2003年,全球的原油价格是稳定在22美元到28美元一桶的水平,从2003年开始,全球原油的价格出现了井喷式的上升。哪来的需求的冲动?能够把全球的油价从22美元到28美元一桶的合理均衡的价格区间,一直拉到147美元?
  全球的铁矿石价格从1990年一直到2003年,都稳定在20美元到30美元一吨的水平,铁矿石的价格长期低迷,铁矿石的供求关系长期是供大于求。从2003年以来,它就出现井喷式的上升,一直达到180美元一吨以上的水平,什么力量能够把全球的油价和资源价格抬上去?
  2001年IT泡沫破灭产生了全球投资恐慌。2000年全球直接投资跌到了53%,而且一直跌到了2004年。在此形势下美国的房价仍然是在往上涨。从2002年开始,美国家庭的负债率呈两位数急剧上升,即美国的家庭在放肆的借贷消费,美国金融结构信贷的增长率也呈两位数的上升。而它所创造的巨大的需求,既害了美国,也害了世界。
  张燕生说:“其实跟全球油价走势很像的是美国的资产证券化,是美国的所谓的金融创新,金融杠杆。这个杠杆从2003年开始出现了一个紧喷式上涨,掀起了一场全球性的非理性繁荣。最后引起了全球进口和投资的高涨。结果一旦陷入危机,一个一个国家就陷入了困境。”
  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002年开始出现了井喷式的上升,全球投资中国,从供给端看好WTO以后中国的前景。但是从需求端来讲,全球的泡沫经济拉起了需求,这个需求最后投资到了中国,在中国生产,在中国组装,在中国出口,拉起了中国的双顺差,拉起中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加。
  前两轮泡沫经济都伴随着美、日、欧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一轮持续下降带来IT泡沫,第二轮泡沫下降带来金融和楼市的泡沫破裂。现在美、日、欧的利率又都接近零,且现在还继续搞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它将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张燕生认为,它会带来整个美国国民经济的负储蓄,它会带来全球性的能源、资源价格的井喷式上升。
  美国金融危机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重灾区,主要是欧美;另外一部分是波及区,主要是新兴经济体。危机重灾区的欧美经济复苏主要靠两种方法,一是分发货币,也就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在别的国家制造泡沫经济来实现他们的经济复苏和增长。二是靠出口,也就是在全球需求的蛋糕不断缩小的情况下,美国要拿走更多。奥巴马提出来,5年美国的出口要翻番,要在每一个产品,每一个市场,每一个行业寸土必争,要打开对方的市场。这场危机也大大挤压了中国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改革的时间和空间。
  从2003年到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急剧上升,从2007年开始每年要增加4000亿美金,中国要用大量的一般贸易的进口来弥补跨国公司加工贸易的顺差。在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中,贸易顺差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投资收益的比重持续上升,加工贸易的顺差是总顺差的135%,也就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顺差是总顺差的135%。美国用农产品平衡贸易。美国只有六七百万农民,中国有六亿农民,美国所获得的贸易利益,是有利于六七百万美国农民,但是它会伤害六亿中国农民的利益。这对中国国内产业的冲击很大。
  张燕生认为,中国是全球经济失衡最大的受害者。在这个阶段,美国也出现了制造业持续下降,金融和房地产持续上升的结构性变化。虽然说美国的制造业在全球的比重并没有下降,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并没有下降,但是它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是持续下降的。从长周期的角度来讲,美国的出口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从1948年的22%,一直下降到现在的8%以下,美国的出口在世界出口的比重是持续下降的。但是在全球三大网络东亚、欧洲和北美的对外金融资产结构中,美国的股权投资是最高的,它持有亚洲的股权投资高达71%,亚洲持有美国的股权投资只有14%,在中国将近4万亿美金的对外金融资产,股权投资只占6%—7%。
  张燕生说:“我们的对外金融负债是三资企业的投资,它的资产净收益高达21%,可是我们要买10年期的美国国债,不算货币升值贬值的比例,也不算通胀的损利,名义回报也就只有3%。美国的出口并不仅是从美国出口,而是从全世界出口,它已经完成了美国的全球生产体系,就像它完成了全球的货币体系一样。”但是,张燕生说,“这场泡沫经济也害了美国。”


1234567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法机构:全球经济增速今年将放缓 2011-01-18
· 评《不平等与全球经济危机》 2011-01-12
· 社科院:201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8% 2010-12-27
· 左晓蕾:美元泛滥将引发全球经济风险 2010-11-26
· 加拿大研究机构称全球经济全面复苏尚需12到15个月 2010-11-05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易宪容:央行挥动稳健货币政策大棒·[思想]陈晓彬:“民企参军”将实现强军富民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