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在1月15日举办的“2011中国经济展望高层研讨会”发言。 |
展望2011年全球经济,在没有发生大的突发事件的前提下,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态势总体将与2010年类似,即实现按市场汇率计算3%、按购买力平价计算4%低速增长的概率较大。不过,以下8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第一、全球总需求不足的局面将会持续。根据国际机构的预测,2011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从2.6%降至2.3%,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会从1.7%降到1.5%,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会从2.8%降到1.5%。由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的GDP占到了全球GDP总量的一半以上,一旦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就会导致全球总需求的不足。
第二、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虽然基本上趋于稳定,但基础仍十分脆弱,其资产负债表和债务情况都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美国和欧洲的一些主要金融机构,尤其是大的商业银行,它们的有形资产将会陆续到期,这意味着这些国家的金融状况可能会发生恶化。有预测称,届时美国和欧洲可能还要关闭上万家乃至五万家分支机构,这对整个金融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复苏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三、公共债务问题将导致人们对经济复苏和经济增长的预期发生变化。美国和欧洲为了降低财政赤字,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金融机构在市场上争夺资金,这将对经济复苏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此外,引发新一轮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实际上在加剧,爱尔兰和希腊之后,下一个国家有可能会是西班牙。西班牙今年四五月份很有可能会出现新一轮的危机,而其经济规模要远远大于爱尔兰和希腊。
第四、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政策利用空间已经到了极限。到目前为止,美国的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0%到0.25%。日本的利率维持在0%到0.1%,欧洲的利率一直都在1%以下,这些都是历史的最低点,货币政策利用空间很小。就财政政策而言,欧盟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规定不能超过60%,但现在平均达到85%左右,是历史的最高,可见财政政策的空间也很小。财政刺激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促进实体经济增长方面的空间日渐萎缩。
第五、发达经济体奉行的极度宽松政策的外溢作用已经体现,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货膨胀、本币升值以及资本市场过热的压力剧增,大宗商品市场风险增强,而美国下一步量化宽松政策很可能会给全球带来新的麻烦。预计未来大宗商品价格总体上将稳中有升,以国际油价为例,预计今年会在80美元到110美元之间,平均值大概在95美元。
第六、汇率问题。大家普遍认为,今年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将收窄。美元对日元汇率将略有升值;由于欧洲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特别是欧洲债务危机的拖累,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也将是趋于贬值的态势,但是幅度应该不会太大。
第七、全球金融监管将面临问题。由于巴塞尔协议Ⅲ在2010年得到通过,而且在2015年1月份之前各个国家要落实,这导致了未来几年全球经济走势将充满着高度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充足率和资本的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金融高管的收入问题也有一些规定。
第八、国际间的政策协调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在经济危机爆发之际,当时召开的G20首脑会议有共同的目标,就是应对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各个国家很容易形成共识。但到了今天,全球经济已经复苏,且复苏的步伐高度不一致,各个国家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所以各个国家的诉求会开始变化,分歧和协调的难度也将会越来越大。
(记者
陈伟 根据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