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穷”比口袋里缺钱的穷更可怕
2011-01-12   作者:陈方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你有比别人穷的感觉吗?面对这样的发问,很多人都会说“不但有,而且无处不在”。确实如此,中国社科院刚刚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0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公布了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新完成的《2010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调查报告》。报告指出:约1/5受访者认为自己比周围人穷。(《国际先驱导报》1月10日)
  据新闻披露,零点公司的这次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7个城市;浙江绍兴诸暨、福建福州长乐等7个小城镇及其下辖农村地区总计4143名16~60岁常住居民进行了入户访问后,得出的结论。调查结论是否客观暂且不论,但是,“感觉自己比别人穷”,这确实符合当下社会弥漫着的情绪。
  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社会情绪,原因很简单。如果贫富不那么悬殊,相信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认为自己是“穷人”。社会分配的不公让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被剥夺感”,即便是月入过万的白领,对未来的焦灼及不确定性也时刻警醒着他们“穷人”的身份。当然,“穷”是相对的,更多人担心的不是“穷”得吃不起饭,而是他们“穷”得没有富起来的机会和条件。
  于是,舆论将此概括为“心穷”:心穷比口袋穷更可怕。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让这些“穷人”产生恐慌和无助,他们得不到权力的保护,对于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改变外在的贫穷缺乏信心。必须承认的是,这样的一种“心穷”,其实更是一种权利诉求的体现,这种权利诉求的蔓延将有助于整个社会体制的改良与进步。所以说,“心穷”的社会情绪不见得是一种消极情绪。
  但是,当我们更多时候将“心穷”归结为制度缺陷所致时,有没有想过,制度因素之外,我们的“心”是不是真的“穷”了?
  同样是零点公司的这份调查,调查结果还显示“人们对贫穷的畏惧甚至远超过对情感背叛、友谊和尊严丧失”。一定程度上说,这样的调查结果也呈现出了现代人对物欲追逐的无止境。在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尽管煤老板、矿老板炒房团以及富得流油的垄断企业员工们在新闻里频频出现,但毕竟还是少数阶层,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接触到这样的富人。但无论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富人,还是有更多的人感觉着“自己比别人穷”。
  我身边那些年收入四五万元的人哭穷,年收入二三十万元的人也同样哭穷,在生活成本基本相当的环境里,年收入二三十万的人为何会哭穷。“穷”在哪里?其实是穷在一种“不平衡感”上。比如,自己住着一套房子,身边的同事朋友又买了第二套房第三套房,相比之下,他感觉自己“穷”了;比如,自己用着相对普通的手机,身边人用上了“苹果”,他感觉自己“穷”了。
  心外寻心,终不可得,为什么那么多感觉“心穷”的人没有能力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偏偏要以外物或者他人作为衡量自己穷富的缘由呢?这么说,并非要为“感觉自己比别人穷”的人们寻求一剂“心灵鸡汤”,而是想证明这个社会里所蔓延的“心穷”现象也未必全部是由于制度缺陷问题所致。
  不得不说的是,在对社会分配机制不满的同时,我们所处的社会被“物化”得过于严重了。人们已经习惯了以“物”的尺度来衡量幸福与否的标准,那些本属于人的精神生活与感受几乎被抛弃。“穷不足悲”,“悲”的不仅仅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而且是自己活得没有别人成功,很多的“悲”还在于自己没能找到那种成功的满足感而已。这恐怕不是制度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厦门大学副校长
李建发
2010-12-27
· 厦门大学 美丽触手可及 2010-11-30
· [德功看日本]日本大学生遭遇就业"冰河期" 2010-11-29
· 日本大学生遭遇就业“冰河期” 2010-11-29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积极财政之“积极”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灭鼠也要防鳄鱼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